说快请进客厅。
来访的有三个人,百胜省巡抚张志祥、太平府府台于鹏,还有一个何惜生不认识的老人,大约七十岁了。
见到何惜生,张志祥首先说:“何爵爷,昨日见你刚回来,不好与你多谈,怕误了你回家与亲人团聚。今日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何惜生招呼宾主落座后,说:“各位前来,本应斟茶待客,可是本人出身贫寒,没有喝茶的习惯;很少在家,家里是否有茶我也不知道;家里也没有请佣人,至于我的妻子,不便见客。我就不说虚礼了,这寒冬腊月的,想来你们不一定口渴。如果口渴,我就让侍卫给你送上清水。这实在是怠慢客人了。”
各位连说不用,张志祥说:“何爵爷,你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怎么不找几个下人呢?我看府上的人不少嘛!怎么看不中意?我倒可以给你找几个。”
“张大人,府里的人是我收留的虎跳峡以外是难民,他们只是暂时落难到此,不是我的下人。我出身贫寒,自己有手有脚,也不需要下人。”
话还没开始,就谈得有点不愉快。于鹏连忙接过话:“何爵爷,这位是太平府知名的大儒文献中老先生,曾任国子监博士。文老先生应广大士林人士的推荐,代表太平府数百名儒生,特来向何爵爷请教。”文献中站起来拱拱手:“何爵爷,久仰。”
“请教说不上,有什么事请明说。”何惜生心里有点气,作为穿越人,讨厌那套虚礼。
“何爵爷发明羽毛笔、墨水瓶造福广大学子;何爵爷收留难民,不把他们看做下人,体现何爵爷爱惜百姓。贵夫人教授百姓识字,开启民智,是大德行。贵夫人所用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能够推广开来,必然能使更多的人更快地认识更多的字。据说,这种方法是何爵爷发明的,不知何爵爷是否愿意泽被众生。”
“不知文先生希望我怎么推广?”
“何爵爷,当然就是把方法公开啊!”
“怎么公开?我告诉你就是公开?还是我大书特书,张贴在城门口就是公开?”
“这个……”
于鹏赶忙打和牌:“何爵爷,文先生的意思是凡是有志于教导百姓识字之人都可以接受你们传授方法。当然,方法是你的发明,政王爷公布了专利法,你可以看在百姓贫困、官府也没钱的份上,少收一点专利费。”
“于大人,你误会我的意思了。这识字方法不涉及物品,我不好收专利费。人人知书识礼,是国家之福,民族之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识字,我的妻子教人识字,没收一文钱。我可以无偿地说出我的方法,只是我的时间有限,不能今天给这个说,明天给那个说;我也不希望有人利用我的方法去谋取利润;还有我的方法还不够完整,需要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来完善;最后,这只是一些方法,不是灵丹妙药。”
什么?无偿地说出来?何爵爷确实是为民着想啊!我们也的确是误会他了!
“那你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吗?请恕老夫愚钝,枉自受到数名士林中人的推荐,却拿不出可行的办法来。”
“首先统计有志于为百姓识字奉献身心的读书人,从中选择一部分先行听我讲述我的方法,然后他们再分班组织推广。在大家明白了基本方法之后,进行分流: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研究,完善方法,这部分人不要太多;更多的人到街道,到乡下去实践,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起来大家继续研究。只要不是以牟利为目的参加的人,我都将送出我为教学用做出的新发明。”
新发明?为教学用的?看来何爵爷早就有所准备了。
“这里,既然来了两位父母官,这事还得取得官府的支持。比如研究的场地,实践的组织,这些人的待遇,还有人员的安全,我不希望再出现像我的妻子被人羞辱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