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学习,何惜生叫文献中“文先生”,文献中叫何惜生“何爵爷”。
当下,文献中执意暂时不教何惜生识字了,一定要让何惜生先教一些拼音。何惜生没法,只好把前世的《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默写下来,并用直音法注了音,还在后面写上了声调符号。文献中可以大体自学拼音了,这才继续给何惜生讲生字。
讲完生字,文献中又问起字典的事来。
何惜生说:“我想编纂一本字典,目前只是在规划中。字典要包括每个字的音、形、义,这样只要学会了拼音,就可以完全地自己学识字。字有数万之多,常用字也有好几千。首先就要罗列所有字,再一个字一个字分析确定音、形、义。也可以编几本字典,一本只有字音字形;一本只是常用字的音、形、义;一本甚至只有常用字的字音字形。可是这工程浩大,鄙人公务繁忙,一人实在办不到;况且鄙人学习识字不过一月,实实在在才疏学浅。要完成这项工程,不知道要好多年之后了。可惜不能及时帮助亿万百姓尽快脱离不识字的苦海。我恨啊!”
“何爵爷,如果你不嫌老朽鄙陋,我愿助你完成此项大愿!”文献中说。
“这如何使得!文先生您年纪大了,应该是颐养天年,怎能操心此事?”
“如何使不得!况且我不是为你,我是为了普天下的大华百姓!我有数千弟子,就是来一小部分也足矣。我文家有足够的地方,有足够的家财,能够胜任此项工程。想我文献中,青年时代即立志为大华教育事业献身,却一直不知如何做起。我未满三十岁即进国子监,六十岁告老还乡,从事教育三十多年,所教弟子数千,功劳怎么比得上字典一出,天下所有人受益?我虽然七十岁了,但身体也还硬朗,还能做一些事情。”文献中站起来,语气慷慨激昂。
“既然如此,还请文老先生以身体为重,您只需负责统筹安排,琐事就让你的学生去做吧。”
“我的弟子很多担着公务,就不让他们参加了。今晚我就修书,给那些没有公务的弟子,让他们尽快赶到。到时再在太平关找一些无事的书生,请他们一起参加。我想应该会有很多人愿意的。对了,何爵爷,有了拼音,学习识字就方便了,你答应给大家说的那个识字法还说吗?”
“当然要说。拼音的推广还需要一定时间,字典的编排更要很长一段时间。再说就是字典编出来了,还是要有老师教识字快一些,老师也能检查是否学对了,学好了;特别是写字,有老师才容易辨认是不是写错了;有时字典不在身边,也可以多学一些字啊!”
“那你什么时候有空?”
何惜生盘算了一下:“我初八就得上工地。就初六吧!这事就麻烦你通知一下儒生吧!”
这天,何惜生吃过晚饭才回家。没办法,文献中执意挽留。
回到家后,何惜生不得不重复了在文府的谎言,把拼音的事告诉了水仙。字典是当时临时起意,倒不算是谎言。字典的事也告诉了水仙。水仙为何惜生的天才创举、博大胸怀激动不已,当晚极尽所能伺候何惜生,最后两败俱伤,陷入沉睡。
腊月二十九,一大早,何惜生还没吃完饭,就闻报文献中来了。何惜生只好不吃饭了,亲自迎接。
文献中此来,可不比上次。上次他是代表广大儒生,跟着张志祥和于鹏来的,自然没带礼物。这次可是带了重礼:人参两棵(说是男爵府两位女主人一人一棵,而且个头比何惜生送的大得多),貂皮两张,熊胆一枚,鹿茸一对。文献中还说是弟子送的,家里太多,请男爵府帮忙处理。害得何惜生怪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