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知道了,那一关他还是过不了。何伯爵算计周兰山的计策,他听得背皮子发麻。
刘智升回到军营,立刻通知管账人员,把军营所有的钱送到银行去。现在的军营可有钱了。滑雪训练、卖滑雪板、卖背包、卖打猎的毛皮,特别是卖马,卖帐篷等战利品,总共收入超过七十万两,不过大头都交给巡抚衙门的银库,适当安排,只留下两万多两军营零用。
回头说何伯爵。刘智升走后,何伯爵立刻把龚德胜(赵青山的徒弟,也长于经营,这一次马超再去蒙匈,需要的人不多,他就没有同去)叫进书房,还是不要人旁听。何伯爵详细交代了要做的事和注意事项,并交给他一叠纸。
吃过午饭,龚德胜离开落马坑,先到关外府,寻到了姚顺德,交给他一张何伯爵的手令。姚顺德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姚顺德,见条速将大部分现银送至太平关分行。可叫王勇派人护送。近日内龚德胜会按我的计划支取现银八万两做事,望务必遵照执行!”姚顺德不敢耽误,立刻准备。
龚德胜也不等他,又到济生堂,找到师父赵青山。中秋的时候何伯爵就说过了,抽时间派人到百果省把赵青山的家人接过来。当然老家还是要留一些人手,守着家业。赵青山行医多年,家里的产业也不少,没必要完全舍弃。其他那些徒子徒孙愿意来的,也都来。运输队开通后,开始在军队后勤的帮助下培训信鸽,但目前使用还不太成熟。龚德胜亲自走一趟是最好的。赵青山就需要写一些亲笔信,做一些必要的安排。
龚德胜出身江湖,虽说不精通易容术,粗浅的易容术也是懂的。赵青山写信的当儿,龚德胜就开始易容。易容过后,龚德胜显得老了十岁,年近六十,一副管家打扮,不是熟人根本就认不出来。赵青山写好信,知道龚德胜还有何伯爵安排的事,还替他看看有无漏洞。
龚德胜拿好书信,到运输队租了一辆马车,要求把他送到太平关军营。
马车送到了,龚德胜下了马车,挥手让马车离开,请门口守卫的士兵通报刘智升都督,说是刘都督家乡的一个表叔来找他。龚德胜本来年近五十,跟随赵青山多年,武艺高强,假冒刘智升的表叔,刘智升不算吃亏。士兵不敢耽误,连忙进去通报。
很快,刘智升亲自出来迎接。刘智升可认不出龚德胜来,不过从龚德胜的手势的暗号把人确定了,装着很激动的样子:“啊,表叔,真的是您!多年没见,您怎么到这太平关来了?快请快请!”士兵见真的是刘都督的亲戚,也就放了心。
到了刘智升的都督府,刘智升还跟夫人介绍,也说是家乡的表叔。刘夫人是太平关的本地人,是刘智升到了太平关之后才娶的亲,当然分不清真假。两人也就到书房喝茶闲聊。何伯爵跟刘智升说了那么一会儿,连细节都考虑好了,根本用不着他们操心。龚德胜行走江湖多年,奇闻轶事听过的、见过的都不少,可以随便聊。当晚,龚德胜就住在了军营。
八月二十,龚德胜和刘智升一同到了关内府的瓷窑。虽说两府相邻,府治也距离两百多里。他们可不像上次何伯爵来的时候那么赶时间,走到的时候已经是申时下刻了。一行人进了瓷窑范围,下了马,边走边看。有人看见他们气魄不凡,尤其是吴强等人,衣着摆明是出自军中的侍卫,连忙飞报吴掌柜。吴掌柜出来一看,马上就认出了刘智升,连忙打招呼:“刘都督,我今天天亮就听到喜鹊叫,还不知是什么好事,没想到是您老人家。快请快请!”
“哟,你还认识我?”刘智升有点奇怪。
“怎么会不认识?鄙姓吴,也是太平关的人,我的东家就是周兰山。我可是经常看到你的丰姿啊!我是最近才过来打理这里的。”
刘智升和龚德胜相视一笑,暗道好。“哦,掌柜的,这是我家乡的表叔。他想来订做一批瓷器。我也就来陪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