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父老,昨天我说过,我一定负责和周东家商量交涉,一定不会少了你们的工钱。不过,我希望你们都能留下来。这么多年了,你们靠着瓷窑养家糊口,不做了,你们又靠什么养活妻儿?这个地方的土地比较紧,每家的土地都不多,光靠土地是不能养活一家人的。你们已经做惯了瓷器,做其他的你们都没有技术。大家知道,技术活跟体力活的工钱差别很大。还有,你们到其他地方去挣钱,要背井离乡,要抛妻弃子,来回要耽误很多工夫,还不一定能挣到钱。今天,周东家风尘仆仆地从太平关赶来了。nbsp; 周兰山站起来:“各位乡亲父老,我就是周兰山,也是这个瓷窑的东家。有的人可能认识我,我的父亲十多年前在这百胜省做过巡抚,后来告老回乡了。昨天发生的事情我深表遗憾,是我用人不当造成的。在此,我向大家宣布,我立刻撤销吴大用的掌柜的职务,另外派周振白做掌柜。周掌柜为人和气,昨天的情况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伤者的医药费我完全负责,我再给他五百文的压惊费。刚才蒋大人的话你们也听见了,我也非常希望你们能够留下来。你们靠瓷窑生存,瓷窑靠你们存在。我打算以后跟你们签合同,你们以后就会无忧了。”
有人说:“我们是当兵的,回家休假暂时做几天,可不敢跟你签合同。”
有人说:“你说这个以后,以后是什么时候啊?”
有人说:“你的工钱怎么算啊?算低了我可不干!”
有人说:“以前都没有签合同,我还要回家商量了再说。”
也有人说:“什么合同不合同的?以后的事以后来再说!现在快把工钱结了。”
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赞同。“对!对!对!先把工钱结了,再慢慢说合同的事。”“不结工钱,诸事免谈!”
周兰山说:“各位乡亲父老,你们静一静。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谈。你们的工钱我马上就结。不过,一时半会没有那么多的零钱,你们可以商量,三五个,或七八个,加起来一起结账行不?”
“没问题,只要拿到钱,十个人都没问题。”
一千多人,结账是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周兰山还是带了几个人来。
工匠们排队结账。可是第一个就无法进行。
“慢!你这个工钱怎么算的?昨天的工钱怎么不算?”
此话一出,其他人都停下了。
“昨天你们干活连半天都不到,怎么算工钱?”周兰山的人解释。
“那是吴掌柜害的!我们本来是老老实实、安安心心地干活的。不是我们的责任,当然该算工钱!还有,今天的,也该算。”
周兰山连忙和蒋光烈商议。最后周兰山一咬牙:“蒋大人,帮忙说几句,我吃点亏,这两天算一天吧!实在不行再说,算了工钱就叫他们拿到钱就快干活!”
蒋光烈走过来:“各位乡亲父老,确实是吴掌柜的责任,你们也确实休息了没干多少活。这样吧,大家都退一步,和气生财嘛!昨天不到半天,今天还有一会,这两天就算一天,大家满意吧?”
“好吧!给蒋大人一个面子。”
继续结账,结好账的有零钱就凑起来分,没有的就大家记着。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都好说。有的一家人就是好几个人做工的,还不需要分。
账结完了,该干活了吧!还不等人过问,有个别的人真的老老实实干活去了,多数人却走过来。一人说:“东家啊,我现在来问问签合同的事。”
周兰山说:“不能签的和不愿意签的我不勉强。工钱因为工种和技术的不同,肯定有所不同,反正不会比其他地方少。我最近很忙,最迟在这个月的月底就跟大家签合同,怎么样?”周兰山可是老奸巨猾,这个月月底,已经交货了,冬天又是淡季,我还会签合同吗?到时我还找不到理由吗?到时可不是我求你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