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十绝关(1 / 2)

他语气平静,却蕴含着绝对的自信,以他此刻的境界,确有把握护得弟子周全。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心思单纯如赤子的石破天,听闻要在这冰天雪地里住上一段时间后,没有丝毫对神秘遗迹的好奇。

他环顾四周,只看到大家需要遮蔽风雪的居所。

于是,他一声不吭地抄起一柄柴刀,闷头就走向附近一片耐寒的矮树林,开始认真地挑选合适的木材,只想着尽快砍树、生火、做饭,搭起一间能御寒的屋子。

对他而言,照顾好师父师兄和师娘师妹的温饱,远比什么“十绝关”

重要千万倍。

另一边,狄云的心思也全然不在此处。

他小心翼翼地跟在抱着幼妹明空的师娘石青璇身旁,目光几乎全落在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婴身上。

他笨拙却又无比细心地帮忙递上保暖的裘皮,或是用内力烘暖一块石头给襁褓保温,眼中满是温柔和守护之意。

照顾师妹的遗孤,分担师娘的辛劳,对他而言是此刻最要紧的事。

最终,唯一对这传说中的“十绝关”

怀有强烈好奇心的,竟是师妃暄。

她跟随在江寒身后,走向那处被江寒以无上真气破开冰封的黝黑洞口。

当厚重的冰层在江寒掌力下轰然碎裂,露出幽深通道的刹那,一股苍凉、孤寂又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道韵的气息扑面而来。

踏入洞中,寒气更甚,光线昏暗。

只有洞壁某些不知名的矿物散着微弱的、冷幽幽的荧光。

寂静中,只有两人轻微的脚步声和偶尔滴落的水珠声在空旷的洞穴内回响。

这是自同行以来,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处。

狭窄的甬道拉近了两人身体的距离。

就在此刻,师妃暄体内苦修多年的“慈航剑典”

道胎,仿佛受到了某种致命的牵引,骤然剧烈震颤起来!

一股源自生命本源的、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不受控制地从身旁江寒身上传来——

那是他体内庞大精纯至极的魔种自然散的气息。

道魔相吸,这是源自《天魔策》与《慈航剑典》最深层的法则。

从未有过的奇异感受瞬间席卷了师妃暄的全身,心跳莫名加,呼吸也变得有些紊乱。

她只觉得自己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想向那道高大的背影再靠近一些,仿佛靠近温暖的光源。

脑海中甚至不受控制地闪过一些模糊而旖旎的念头,让她瞬间脸颊烫,心中警铃大作,慌忙凝神静气,强行压下这突如其来的、足以扰乱她数十年清修道心的悸动,指尖深深掐入掌心,带来一丝刺痛以保持清醒。

然而,走在前方的江寒,似乎对身后佳人的心潮起伏毫无所觉。

他的全部心神,早已被这“十绝关”

内的一切所占据。

他的目光锐利如电,扫过洞壁上那些凌厉深刻、蕴含着无尽剑意与武道感悟的刻痕——那是令东来留下的破碎虚空心得。

洞窟中央,一方磨盘大的光滑青石上,更是以指力留下了密密麻麻、深入石髓的文字与图形。

江寒径直走到青石旁,俯身细细研读,时而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古老的刻痕,仿佛在与百年前的绝世宗师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这些心得对他而言,更多是印证与参考。

因为他自身的境界,早已触摸到了此界飞升的巅峰门槛。

然而,就在这浩瀚的武道感悟中,江寒那敏锐到极致的灵觉,却从令东来字里行间捕捉到了一些隐晦、破碎、似乎触及到更高层面世界本质的秘密。

他的眉头微蹙,眼神却越来越亮,如同现了宝藏的探险者,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周遭的一切,包括身后竭力平复道胎波动的师妃暄,仿佛都已不复存在。

冰冷的洞窟中,只有他指尖划过石面出的细微沙沙声,以及他专注到极致的心神波动。

幽暗冰冷的十绝关深处,唯有洞壁上零星的矿物散着冷幽幽的微光,勉强勾勒出洞穴的轮廓。

寒气仿佛能渗透骨髓,每一次呼吸都带起薄薄的白雾。

江寒深邃的目光锐利如电,仔细扫视着洞壁与中央那块巨大的青石。

青石正面,是凌厉深刻的剑痕刻字,正是令东来破碎虚空的心得:

【余十岁学剑,十五岁学易,3十岁大成,进窥天人之道。

天地宇宙间,遂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

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波斯欧陆,北至俄罗斯,遍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