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意外,此乃西方大兴之机,是注定会发生的事情,阻止不了。
不过,佛门的教义和神道相冲,杨宣不可能干看着,这些年可是做了诸多针对性的布置。
比如,设立山神、土地,在洪荒诸多地脉占据一席之地,拥有管理职责。
再比如,让天庭、地府在洪荒各地兴建神庙,传播信仰。
这些都是针对佛门的布置,洪荒虽然很大,生灵数量众多,但总归有限。
天庭、地府抢占先机,建立众多神庙,佛门想要在这些地方建造佛门,就可以视为对天庭和地府挑衅。
天庭和地府现在的位格极高,即便佛门是西方大兴之机,气运惊人,依旧是属于平等关系,不带怕的。
只要佛门敢挑衅天庭和地府的权威,无需杨宣下令,天庭仙神、地府鬼神就会给予反击,这是杨宣在许多年前就制定下的规矩。
再加上山神、土地的存在,佛门要是真的和天庭、地府对着干,
那么佛门建立的寺庙,很可能就要发生地脉改道的事情,让寺庙所在的洞天福地,灵气骤降。
梳理地脉,乃是山神、土地的职权范围,地脉改道,也属于梳理的范畴,合情合理。
有了这些布置,就算佛门占据天时,顶多也只能和神道公平竞争,甚至还要落了神道一头。
“毕竟,佛门又不是铁板一块……”
杨宣的嘴角微微上扬,直到须弥山的佛光消散,他的目光依旧没有收回。
西方二圣欲要在西方教的基础上建造佛门,化玄门气运为佛门气运,助长西方大兴之事做的很隐蔽。
即便是同为圣人,在今日之前,也猜不到西方二圣的目的。
但西方二圣谋划此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期间做了诸多布置,同为圣人,又怎么可能什么都察觉不到呢
九州,函谷关。
有一老者身骑青牛,面前有一位中年道人牵着青牛。
两人一牛行进速度极快,一步数亿万里,缩地成寸,朝着西方走去。
此二人正是太清圣人的善尸李耳,和截教的多宝道人。
两人的速度极快,只是转瞬间,多宝道人便牵着青牛,来到须弥山脚下。
他松开手中幌金绳,扫了眼面前巍峨入云端,笼罩在无穷佛光当中的须弥山。
沉默片刻,多宝道人转过身,与李耳对视,目光复杂。
最终似是做出什么决定,对着李耳拱手作揖,行了一个道礼:
“大师伯,从今往后,截教不再有多宝道人。”
李耳点头,轻声说道:
“去吧。”
多宝道人不再多说,重新挺直脊背,看向面前的须弥山,神色坚毅。
洪荒演化三界,封神量劫结束之后,李耳便告诉他,西方当兴,这是大势所趋,也是道祖欠下的因果,不可改变。
但洪荒气运有定,西方大兴,玄门气运必将受损。
虽然太清圣人那时候也不知道佛门的事情,但却能看出多宝道人和西方有缘,有着西方之主的命格。
若在西方大兴之时入主西方,也就是成为现在佛门之主,
再以太清圣人所传之法立下小乘佛法,便可截取部分佛门气运,减少玄门气运的流失。
自此以后,佛门的小乘佛法便胎脱于玄门,无论今后佛门如何兴盛,和玄门始终都有千丝万缕,且不可分割的联系。
此举虽不至于让佛门重归玄门,但也能避免好佛门彻底超脱出去,玄门气运不会因此而化作佛门的养料。
多宝道人回忆着太清圣人所说之话、所传之法,向前迈出一步,双手合十,朗声说道:
“天道在上,吾为玄门多宝,今于佛门创立小乘佛法,为佛门之主,西方如来!”
话音落下,多宝道人头顶三千烦扰丝尽皆掉落,光秃秃的头顶上,开始长出肉髻,散发大智慧光芒。
身上的玄色道袍化为纯金袈裟,无量佛光自他体内散发而出,端是玄妙非凡。
随后,多宝……不对,应该是西方如来,缓缓朝着须弥山巅走去,站在西方二圣的身前,地位仅次于接引和准提这两位圣人。
随着西方如来归位,佛门愈发圆满,气运愈发强盛。
但就是如来这般行径,多少是有点鸠占鹊巢的样子,让佛门众多佛陀、菩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