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人族和天庭的关係密切,有许多族人都在天庭任职,对於合作的流程相当熟悉。
帝辛和一眾大臣商议完毕之后,便以人皇之名,向九天玄女和申公豹发出邀请,定在十年之后,商谈天庭鏢局之事。
具体的结果如何,杨宣並没有太过关注。
他的目標就只有一个,那便是以神道和九州商会为基础,扩大商道对洪荒的影响力,让洪荒各地互通有无。
很显然,这个目標是成了。
如此,便够了!
只不过,这只是最重要的一环,为了能够让洪荒各地出现商贸的概念,杨宣还做了诸多谋划。
事实上,这些谋划在多年前就开始准备。
天庭和地府的神庙,可不仅仅只是建在九州,只是九州的神庙密度最大罢了。
这些年下来,洪荒各地都有天庭和地府的神庙。
数量之多,就算没有百家爭鸣和孔子论道的事情,再给佛门十个元会的快速发展期,佛门的寺庙也无法和神道的神庙相比。
这些神庙可是天庭和地府在人界的延伸,还能通过这些神庙作为媒介,施展请神上身之法。
只要知晓请神上身法的效果,都不需要天庭仙神和地府鬼神推广,就会有生灵自发地建造神庙,为神灵修筑神像。
尤其是在十二月成就准圣,天庭庇佑妖族的事件之后,凡是和妖族相关的势力,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全都自发的修建神庙。
如今这些生灵所在的地方,至少都有一座神庙,受一位、或者多位神灵庇佑。
从那时开始,也就是在封神量劫的时候,杨宣就在为商道之事做准备。
只不过,那时候他並未做得太明显,也没有办法做得太多。
洪荒可不太平,並不是所有地方都和九州一样,有著基础的秩序。
杨宣虽然想要让洪荒其他地方,也能像九州一样,建立完善的贸易体系。
但没有基本的秩序,没有人可以保证公平交易的前提下,这个贸易体系根本就建立不起来。
於是,杨宣只是给这些仙神和鬼神下令,想办法让他们庇佑的生灵,加强交易的概念,
让这些生灵知道,想要有一分收穫,就要有一分付出,想要请仙神相助,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事实上证明,在这些混乱的地方,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比直接建立集市更有用。
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有不少势力,建立了简陋的集市,用来和周边的势力进行交易。
只是他们並没有统一的货幣,所以都是採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
有统一的货幣,也就不可能形成完整的贸易体系,甚至这些集市的交易,都不能算是公平。
但最起码,这些地方都有了贸易的概念,有了进一步传播商道的基础。
於是,就在人族和天庭商谈对外贸易的时候,杨宣给洪荒各地的仙神和鬼神,再次下达了一条命令。
这条命令的內容很简单,就是他们庇佑范围的生灵,对集市体系进行完善,让这些地方的集市变得更有秩序。
如果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仙神和鬼神想要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命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能直接抢的话,又何必交易呢
但现在不一样,这么多年下来,不管是仙神还是鬼神,在这些地方都有不错的威望。
再加上周围的生灵,多多少少都有贸易的概念,做成此事的难度,瞬间就降低了许多。
五万年后。
人族第一批对外贸易的商队,在天兵天將的保护下,走出九州,和周围的势力完成第一次交易。
这个地方的商贸体系,一下就变得完善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人族商队在贸易之初,便拿出福德幣作为货幣进行交易,让这些地方的生灵,知晓福德幣对修行的帮助。
能够踏上修行一途的生灵,就没有多少蠢笨之人,既然福德幣对修行有意,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灵物,自然也就接受了使用福德幣作为货幣的交易。
长此以往下去,福德幣也將成为这些地方的货幣,这是必然的趋势!
至於洪荒其他地方,虽然因为距离遥远,未能和人族完成交易,但集市系统也的確更加完善了一些。
隨著商道在洪荒各地普及开来,商道的气运也愈发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