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三步走的鸭翼(4k,今天还有6k)(2 / 3)

脸上露出了一点不好意思的神情:“我们还没考虑到,本来是想先选定方案再去考虑这些细节参数。”

高振东笑道:“原则上来说,你们的想法没问题,不过这个参数和一些核心参数一样,属于是它不选定,就很难法选布局的,就好像动力。”

“那这个参数到底在方案选择上有什么作用高总工,这方面我们实在是不太清楚,也请您多多指导。”

高振东点点头:“这么说吧,这个参数决定了何种方案的综合性能更优秀,随着这个参数的变化,平尾、大三角翼、鸭翼的综合性能是在变化的。”

同志们这才明白过来,难怪要先定这个参数,要是这个参数不定下来,那就意味着方案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高振东又补充道:“我计算过,从纯理论出发,如果静不稳定度在机翼平均空气动力弦的-10%至-15%以下的时候,平尾布局其实从配平极曲线角度上来说比无尾三角翼、大三角翼加鸭翼两个布局都要好。而鸭翼布局的配平极曲线角度想要处在最佳区域,这个数字是-30%,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他举了好几个例子,从好几个角度,分析了在不同的静不稳定度下,各种方案的优劣。

“……可以看出,在主翼是三角翼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静稳定度,鸭式布局的超音速阻力要比平尾方案低,同时这种情况下亚音速阻力,也比平尾方案要略低或基本相当……”

高振东越说越开心:“经过初步估算,这个数字是……”

“咳!咳咳!”防工委领导在旁边咳得肺管子都快破了。

高振东闻弦歌而知雅意:“这个数字暂时就不说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只考虑配平极曲线的情况下,无尾布局由于零升阻力低和结构重量轻的原因,其在一般、希望、最高三种作战性能要求下,在当前技术环境下其实都比平尾和鸭翼布局的起飞总重要低,在起飞总重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就是幻影3的参数不错的原因,如果只考虑某些方面的话,它的无尾三角翼布局的起飞总重是最低的。”

别的同志可能有些云里雾里,但是至少西南所的同志听得是如痴如醉,无尾三角翼的设计经验他们是从高卢人那里学到不少,但是这些多方案的比较的知识,连高卢人自己都不大明白,特别是鸭翼的部分。

至于高总工是怎么知道的,这不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嘛,刚刚算的。

整整算了一个晚上加半个上午,高振东同志还是很辛苦的。

空军听得是云里雾里,虽然高振东说的都已经是最浅的结论部分,但是他们还是没有非常明白,所需的专业背景知识实在是有点多,但是他们只管一件事情。

“那振东同志,你觉得静不稳定度要多少合适或者说,按照我们的想法,要用哪种方案”

高振东笑道:“按照我的估计,你们对新战斗机的要求,是既想要高速性能,又想要高机动性,对吧”

空军的同志点头如啄米:“对对对,就是这个想法!振东同志你是了解我们的作战需求的。”

其实一开始他们最看重的还是高空高速性能,这毕竟是60年代的主流空战性能诉求,不论是旗佬还是老毛子,这时候的空优战斗机都在向这个方向拼命靠拢。

但是一听,听振东同志的意思,好像是还能兼顾那不得赶紧顺着杆子往上爬

高振东听着他们的话,笑得厉害,既要又要还要嘛,那特么有什么猜不到的。

“那就尽量放宽静稳定度,选鸭式吧……”

在动力不足、没有矢量发动机加持的情况下,鸭式布局是当前我们技术条件下,最容易实现空军既要又要还要的基础构型。

“啊,那就是4号方案了……”空军和西南所的同志大为高兴,至于难度,那是后面的事情。

“不过……”高振东刚才的话还留了个尾巴。

“不过什么”西南所的同志马上抓起了笔,这种语境下的“不过”、“但是”,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不过你们这个鸭翼还差点意思,要整我们就整大点,固定鸭翼没意思,我们用全动鸭翼,而且鸭翼的耦合距离要仔细考虑!”高振东一开口就来了把大的,小打小闹有什么意思要整就整个大嘞!

“全动鸭翼耦合距离”这些对于对鸭翼布局还仅仅处在刚刚听说并纳入方案,具体的研究连入门都算不上的同志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