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比飞机还快的鱼雷(5k)(3 / 4)

他失望了,高振东根本就没接他递过去的梯子,反而再确认了一次:“没错,就是200节,也就是大约370公里每小时。”

仿佛是怕同志们不知道什么叫做“节”,高振东还把公里每小时都算出来了,不过这明显是没必要,在座的哪一位不知道1节是多少

“那好吧,说说你的想法。”防工委领导没辙了,那就说说吧,原本他是不想让高振东把后面具体的东西说出来的。

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啊,高振东想着,然后才开始解释。

“其实原理很简单……”

又来了,“很简单”,不过既然高振东说出了这句话,那就说明对他来说可能真的原理简单,这让防工委领导稍稍放下了一点心。

“……那就是利用超空泡原理,在鱼雷前方搞一个超空泡发生器,只要设计得当,我们就会得到一枚虽然在水下,但是实际上是在一个气泡里前进的鱼雷,如此一来,我们所面对的就不是水的阻力,而是气体的阻力,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吧……”

高振东的话刚说完,会场上就炸开了锅,沸腾起来。

“这这这……这能行”

“对啊,如何产生持续可更新的超空泡”

“还别说,应该还真的可以,至少理论上听起来没问题。”

“神了,把水下巧妙的改成气体里……这转换,太巧妙了……”

“最绝的是,他利用的居然是我们最讨厌的空泡,这手变害为宝,不服不行。”提起空泡,搞船舶的同志可以说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超空泡也是空泡嘛。

“他本来就是流体力学专家,没想到吧”

“你怎么知道的”

“瞎打听什么,知道他的流体力学很厉害就对了……”看来这位同志也是流体力学专家,要不然不会知道这件事,毕竟知道这件事的,都是和空军飞机打交道很多的人。

“神气……”

看着高振东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同志们的想法直接硬生生的扭转了180度,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技巧,全靠蛮力,知识的蛮力,防工委和海军的领导对视一眼,还是小瞧这位“孙大圣”了啊。

眼见大家被高振东轻轻一手就给带偏了,不少同志就在会场上讨论起超空泡来,两人不由得笑了起来,厉害啊。

高振东搞这个,其实鱼雷本身并不是主要的,而是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基础研究,同时,射程10千米速度200节的超空泡鱼雷,哪怕因为原理特殊无法制导,但是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是能用的。

毕竟跑得越快,打得越准,因为打击过程短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且直航鱼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能用的,在各种制导鱼雷因技术所限,命中率和可靠性还不那么乐观的情况下,这种极为暴力的直航鱼雷还是有用武之地。

远的不说了,约翰牛核潜艇打哭泣国巡洋舰的时候,不就没敢用最新的“旗鱼”制导鱼雷,而是用一枚1925年定型入列的老式直航鱼雷解决问题。

超空泡鱼雷只要搞好了,总比约翰牛这玩意儿强吧

搞不好也没关系,很多研究,其实过程中的收获比结果本身更重要,就好像很多数学问题,就算获得证明,一时间也不见得有多少意义,但是证明过程中发现的那些数学工具和方法,才是最大的财富。

同志们讨论得高兴,突然有位同志一拍脑袋:“不对啊,哪儿来放电能力这么强的电池,又哪儿来效率这么高的螺旋桨啊。”

嗯对啊,电池要推这东西,恐怕吃力。

高振东笑了起来:“谁说一定要用螺旋桨,在超空泡里螺旋桨也没啥用啊,空气里用什么,这里就用什么啊。”

空气里用什么

有同志明白过来,他这是要往鱼雷上装火箭,而且还不是助推在空气里飞行的,而是在水下用的。

这活脱脱一枚水下火箭弹嘛,除了工作区域不同,速度、预估的外形、动力,哪儿哪儿都像。

“嗯,有点意思有点意思,我觉得这东西是真能搞。”海军领导笑道。有时候这种“一招鲜”的武器,还真就有它独特的用途,这东西就单凭一个快,就能削弱一切质疑。

防工委领导点点头:“嗯,我也觉得。这样,同志们也讨论了一会儿了,我们暂时休息十分钟。”

他这个安排有两个目的,一是真的休息,二来嘛,算是把高振东刚才提到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