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胜为大胜,这谁也不敢保证。
指挥员不能意气用事,要时刻牢记自己真正的使命是什么。在这一点上,至少他还算是合格的。
“明白了长官!”
“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打下几架飞机就走这也不像是他们的行事风格啊。
他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回答。
就在中线附近的电侦船上,就在“空战”结束的当时,船上的同志们就高兴的向沿海的指挥中心及已经开始回撤的编队报告。
“敌机4架,3架信号已经消失,1架正在向东逃窜。海鹰编队安全,可按计划撤离。”
海鹰编队在照射导弹击中目标之后,已经在掉头撤退,这才是真正的胜利转进,听了电侦船的情报,只是走得更放心一些。
沿海指挥中心下达了新指令:“不用下降高度,按照正常飞行高度,以最大巡航速度回撤。”
低空比较耗油,虽然油量算下来足够,但是如果有什么意外或者天气突变就难以应对。
不如让同志们走中高空,以最省油、速度最快的航线返回,如此一来,时间短、安全性高。
至于敌人追击这件事,在击落对方3架战斗机之后,相信敌人会掂量掂量,估计他们没那个胆子。
而且他们也不见得追得上,到现在都还没见到新的增援的敌机,估计是赶不上趟了,主要是这一次攻击,同志们完成得非常漂亮,全程低空突防无线电静默,等到发起攻击的时候,距离已经非常近,整个攻击过程非常迅速,快到敌人除了4架值班飞机之外,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就这4架值班飞机,还被打下来3架。
现在空中作战,和以前是真的不一样了,指挥员同志心里想着。
但是事情的重头戏还没完,这些过程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时间,真正的主角:4枚争先-62k,此刻正在沿着海面,以1020米左右的高度,陆海飞行。
它们已经飞行了2分多钟,没有人发现它们。虽然理论上在20公里内,超低空飞行已经不起作用,但实际上,由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导致目标区域的大小雷达,没有一部是对着这个高度的。
打低、慢、小,也是一个技术含量颇高的事情,这4枚导弹虽然只占了个“低”字儿,但是在这个年头其实已经足够。
目标区域外部的附属构筑物上,一些敌人的岗哨听见一阵呼啸由远及近,几个黑乎乎的影子以极高的速度,几乎是贴着几米高的防波堤顶上掠过,杀进了目标区。
其实这些导弹飞行速度在导弹家族里来说,并不算快,奈何这年头导弹武器亮相并不多,而且270米/秒的速度如果是从身边掠过的话,感受的确是挺快的。
这些岗哨甚至都没反应得过来那是不是几只大型海鸟,就看见前方舰群里连续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一团团的火焰升腾,漫天的碎片炸开。
“呜呜呜”
所有的人像是都愣住了,第一声爆炸响起十多秒之后,目标区域里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声,而此时最后一枚导弹甚至还没命中。
敌人一片慌乱,钻地道的钻地道,操高炮的操高炮,上岗位的上岗位,落荒而逃的也不在少数。只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意义,但是敌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空中正在盘旋的别-6很快发现了什么,雷达操作手兴奋的道:“发现爆炸信号,一共……一共3个!”
这架别-6在此次任务中承担的任务是搜救,但并不意味着它只能搜救,它的本名,可是海上巡逻机,它的雷达虽然不是预警机雷达,但是此刻在距离目标区域只有100来公里的距离上,发现碎片满天飞的爆炸还是比较可靠的。
我沿海指挥所接报,兴奋不已。
“同志们!打得好!现在,你们可以全部按计划撤退。”
这可是我们第一次在敌人腹地,在敌人严密设防的防空圈里,突破敌人高炮、战斗机、雷达等组成的层次性、体系性防空网,完成打击任务。
这次任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对于敌人的挑衅和破坏做出了有力回应,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当代复杂作战环境下,进行战术打击的一次有力尝试,有效的验证了战法,为日后的空中精确战术打击奠定了基础。
而此时我们的飞机,距离目标区域已经差不多快要有100公里,已经完全不再受到敌机追击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