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神速久安(4k,还有5k)(2 / 3)

个印象,以后真的搞出来了要推广也容易些。当然,能收获一些意向性订单就更好了。”

说完,他们向高振东解释,这车就只有个壳子,连座椅都是找京汽厂的同志们借的,至于车壳子,是他们找一帮子年轻人和老师傅,新老结合,年轻人负责理解和解释高振东的设计,老师傅负责具体的实现,硬生生一点一点手敲出来的,只能看个样子。

还别说,这些老同志的手艺那是真的好,完全看不出来是手敲的,估计是腻子打得比较厚。

高振东哑然失笑,这种操作太正常了,就算是放到几十年后都正常,概念车嘛,他熟。

“这倒是不错,不过你们别忘了,真正的成品车和这台概念车差别不能太大,否则次数多了,会给用户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上辈子看“概念一朵,量产牛屎粑”的车子可太多了,此时说起这个,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吐槽的意思。

“您放心,我们是一定会尽量奔着这台展车的路子去走,至少外形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年头还没有概念车的概念,不过不妨碍同志们按照概念车的路子去做事情。

高振东看着眼前的这台车子,若有所思的笑道:“嗯……其实倒也不至于,有时候为了工艺和性能、功能,付出一点妥协还是有必要的。你们后面还有得改呢。”

这东西就是按照高振东的设计草图硬敲的,要说后面不改,高振东是绝对不相信的:“你们这个模型有个问题,做出来的样子想要修改很困难。”

久安机械厂的同志们连连点头:“对,我们对这件事情也比较头疼,暂时可能只有麻烦一下厂里的老师傅们了。”

他们厂里背靠军工背景,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高振东摇摇头:“嗯,还是要想想办法。其实模型这东西主要靠外形,里面的结构可以完全不同。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小时候都玩儿过泥吧”

“玩过……高总工,你的意思是用泥做模型”久安机械厂的同志们一点就通。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个泥,可不能是普通的泥,用油泥做吧。”

油泥模型,是汽车设计常用的方法,原理大致等同于小屁孩玩泥巴,只是材料有所不同。

现在国外有没有用油泥,高振东不知道,这种小东西他也没兴趣去追根溯源,但是他至少能肯定,久安机械厂没有,国内其他汽车厂也没有。

“油泥”

“嗯,这东西用法就像小孩和泥玩,只是成分上和油有关,相比泥土,带点油性,所以就叫油泥。以前我们在设计自动化系统的机械部分的时候用过……”高振东随口瞎编,不过他用没用过没关系,关键是这东西对搞汽车设计的同志们来说,是真的能用。

普通的泥土,乃至美术上用的石膏,都存在自然干裂,塑形后就没法自如修改的问题,而汽车设计上的油泥,则是除了基本可塑性之外,还能加热后再次塑形。

高振东说着,顺手写下了油泥的配方,作为汽车爱好者,大致的配比他还是知道的。

“注意啊,这个只是我们用的,对于你们来说,虽然能用,但是可能需要调整配比,这些细节就你们自己去落实了。”

高振东的话,让别说久安机械厂了,就连一起来这里汇报工作的十一机部的同志们,都很是高兴,又学到了!这东西虽然听起来简单,灵感来源甚至非常接地气,但是它管用啊。

“滑石粉、凡士林、石蜡,就这些东西就能成”油泥这玩意就属于是一层窗户纸,一旦点破,其实很简单。高振东给出的配方虽然不见得是最好最合适的,但是至少能用。

但是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在高振东上辈子,我们是在7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引进,当年国内技术之薄弱,可见一斑。

“肯定能成,高总工是搞材料的,还能骗你不成。”在材料方面,同志们对高振东有着充分的信任。

“你还别说,这东西比我们这个模型方便多了,而且可塑性强得多。”

“没听见高总工说嘛,甚至还能直接喷漆,看起来和真车一模一样。这样我们搞外形设计的同志,就没有那么吃力全靠想了。”虽然已经有了工业设计软件,不过这年头的工业设计软件在表现力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表现力再好,也不如真实的模型来得好。

高振东笑道:“你们还可以用这个模型,直接吹风洞,能为汽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提供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