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你们不用站得高也能看得远(4k)(2 / 3)

如此,可是这个发动机我们没有吧”说来说去,又回到了发动机上。”

高振东笑了起来:“有的,包有的。不久前,黔山航发所过来承接仿制火蜂小型涡喷发动机的时候,就给他们也下达了相关任务,顺带着搞一搞数百公斤推力的微型涡喷发动机。”

又是黔山航发所,又是早有准备!

防工委总工啊了一声:“啊,对对对,有这回事儿,不久前我们才把批复下下去。”

说到这里,他对高振东在装备研究上的提前量佩服得可谓是五体投地,振东同志总是能提前预判到同志们想要什么,并且做好部署,不知不觉中,就把最重要的事情都解决掉了。

空军的同志可没想那么多,只顾着高兴:“好,太好了,要不,我们把争先-62k的增程型就停下来不搞了,直接用这个多好。”

如果只装煤油燃料的话,那么这个导弹的勤务性能和适装性还真差不了,煤油这东西不像汽油那么容易挥发,又不像偏二甲肼那样有一定的毒性,也不像液氧那样对存储设施有较高要求。

说得通俗点,大概就是弄个罐子装着就行。

海军的同志听了他们的建议,思考半晌,也点点头:“我们倒是无所谓,只要维护性能和尺寸大致不变,我们就没什么意见。便宜你们了,这么大射程对我们来说完全没用,我们就要50公里就行。”

对于他们来说,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50公里射程就到了极限,再远也没什么用,根本看不见。

除非通过空中中继,但是海军的同志知道,直升机中继有一定危险性,而固定翼飞机中继,往往并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他们虽然为空军的同志感到高兴,但是他们自己倒是无可无不可。

高振东脸上笑了起来,笑得有些神秘。

防工委领导一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心里绝对有想法:“行了行了,别笑得像个猴儿似的,有什么想法,拿出来给海军的同志平衡平衡嘛,要不然空中射程翻了一倍多,他们还是只能打50公里,多难看。”

高振东笑道:“其实,120公里的导弹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不能用。”

空射120公里的话,只算弹体本身,舰射能有80公里顶天了,不过舰射版本所带的助推器又很好的弥补了这一块。

“真能行!”海军的同志比空军的还来劲,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不想要,而是知道没有。

现在听见有曙光,那哪儿还能忍得住。

“真能行,不过不是百分之百可靠,有点儿看天吃饭的意思。”高振东笑道。

看天吃饭就看天吃饭,海军的同志根本不在乎这个。打仗这事儿,本来就要看天吃饭,特别是他们海空军,天气不好打个屁的仗。

天气、水文、海洋、地质这些仿佛唾手可得的资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军事机密,或者说是在战前需要详细准备的资料,越是高科技兵种,越是如此。就连几十年后可以轻易做到人手一套的低精度世界地形图,在50年代之前都是很重要的情报,如果放到19世纪之前,那就是至宝。

所以海军的同志完全不在意,心情反倒是更急迫了。根据振东同志的习惯,他既然能说出坏处,那说明他一定知道好处,而且这个好处还很明显,否则他压根就不会先把坏处摆出来。

“没关系没关系,能靠天吃饭至少能吃上饭嘛,哈哈哈。”

见海军的同志对此没有异议,高振东笑道:“这个事情吧,需要多方面结合,其中有一条途径想必同志们也想到了,那就是使用直升机进行中继。在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这是最为可靠的方法。”

如果敌人没有空中力量,那么以现在的舰空导弹的射程,是够不着在半途中继的直升机的,光凭这一点,就能在茫茫大海上欺负死一堆国家,这个“一堆”,如果不分阵营和敌我的话,包括了几乎全世界95%以上的国家,连白熊也包括在内。

等到他们有了雅克36/38,已经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海军的同志点点头:“是的,我们考虑过。不过考虑到我们的主要假想敌,这种方式几乎是将直升机直接牺牲掉了,所以觉得有用,但是意义不大。”

搞不定最大假想敌,那也没什么意思,只能作为辅助。

他说这话的时候,反倒是不急了,因为他们知道,高振东必定还有后手。

高振东表示同意:“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