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想得有点多(4k)(3 / 3)

而且,这个东西如果放到地面上来,才是真正能发电的,综合利用效率也要高得多!”

高振东上辈子在这个工程遗址里,没有发现发电相关的部分,按说连反应堆遗址都公开,这部分没理由藏着掖着,估计有可能压根就是没有。

原因也不难猜——在山体里挖个反应堆和相关提炼设施已经很吃力了,想挖出发电厂部分的空间,估计难度和成本都难以接受。

而把这东西放到地面上来,发电厂部分可就有得说道了。

“我看过方案,这个方案取水量之所以这么大,与大部分冷却水没法回收利用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有配套的发电厂和冷却水冷凝回收设施,那取水量也不需要这么大了。”

这是高振东估计的,毕竟现在详细方案没出来,也只能估计,但是高振东相信自己估计得并非没有道理。

21世纪的火力发电厂,冷却水回收利用率在98%以上,这才达到了一座60w的火电厂一天取水量仅需不到10万吨的效果。

而这个建在山体里的反应堆,无疑是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布置冷凝塔这些设备的,所以才需要那么大的一根引水管。

而减少取水,带来的联动效益是数字很大、涉及面很宽的。取水、输水,都能有不少的节约。

而这些节约下来的钱再添点,可以贴补上发电厂部分的投资成本,可以说是里外里一算,没多多少钱,但是白得了一座大型发电厂。

如果加上其他方面省下来的,那就更为可观。

“发电……取水……”高振东的话,有些超出了领导的预期,他想得实在是太多了。

“嗯……这些考虑,我会向相关的同志转达的。”其实他知道,在不大幅增加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地面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思路,省时间、省钱、省运行费、方案灵活度大、安全方面和地下互有长短……

“而且,如果调整方案的话,甚至还能和其他重大三线工程产生联动效果。”既然都说了,那就不妨多说点。

“联动”对于这种21世纪的网络大厂营销黑话,领导是真没转过弯来。

“对,我没记错的话,在黔山省崇义市的乌水渡口,要建设一个大型水电站吧”高振东对这个还是很清楚的,毕竟上辈子经常在那儿吃鱼。

这个水电站原本是在70年开建的,但是在这条时间线上,不论是规划时间还是预计开工时间,都有所变动。

“嗯,对,是有这么回事。”领导点头,还没点几下,他就回过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