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破窗效应(4k)(2 / 3)

究人员,拿着一份来自卢比扬卡的通报,面露喜色。

“南方同志果然把它研究出来了!有了它,加上他们出售的c6108、c6110,我们就能以极低的重量代价,获得一套功能足够的星载计算机。”

自从c6132这种32位cpu开始逐步铺开使用,c6108也被我们放上了出口名单,毕竟这东西比单片机强点儿有限,而且使用的工艺,还是和单片机一样的10微米pos工艺,属于是过时的货。

他手上的通报,甚至都没有照片,而只是一条文字。

“南方人疑似研究完成可擦写固态半导体存储器。”

现在白熊和我们的关系并不像高振东上辈子所知的那么差,所以卢比扬卡的人总是还能从这边踅摸点什么情报回去的,只是想要很详细就很难了。

不过像是这句话这种程度的、我们并没有严格可以封锁,无需提供详细参数,只需要道听途说就能获得的情报,对于卢比扬卡来说并不难。

卢比扬卡在南方的人还是有节操,至少没有胡编点儿什么凑数,不像s2时期汉斯佬的阿勃维尔那么惨,对于被骗这类事情,阿勃维尔很熟悉。

这简单的一句话,让太空设计院的白熊研究人员很是高兴,从南方同志在这方面的能力来看,这个情报的可信度极高。

而对于他们来说,各类航天器的控制和任务计算机,是一件极为头疼的事情。

——就算是有了从南方同志那边买来并额外加固的c6108和c6110,他们的这类计算机的体积重量依然居高不下。

虽然现在别说磁芯,就连磁带、磁盘乃至旗还有硬盘存储器,但是能用在航天上的存储器,选择依然不多。说起这个,就不得不再次提起阿波罗登月飞船,这货到69年都还在用磁芯存储器,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白熊就更拉垮一些,“质子”火箭前29发能差不多失败一半,这里面各种原因都有,但是控制系统不得力,无法及时做出判断和应对,多多少少也要背点锅。

至于5年后那个因为30发发动机难以控制而连发连炸的n-1,更是可以说,绝对和各类控制系统脱不了干系。30台发动机同时控制,对于现在的毛熊的控制系统性能来说,还是有点太过超前了。

困扰旗人的计算机存储器,同样会困扰白熊,甚至犹有过之。毕竟事实摆在那里,电子技术方面,白熊是真干不过旗。

不只是存储器的问题,对于白熊现在的航天工作者来说,由于是以民用或普通军事用途进口的芯片,在生产时没有专门针对性的工艺补充,南方同志的c6108和c6110购买来之后需要进行大量的额外加固。

不只是振动、辐射,还有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南方同志说出口民用就是民用,说出口普通军用就是普通军用,想在这里面挑出一片能用于航天的,根本不可能。

毕竟最好的,我们肯定是自己先挑出来自己用在航天上了,用不完的就囤着下次用,想要流出去,门儿都没有啊!

这使得白熊的设计人员还需要为这些芯片提供基本稳定的工作环境,这些环境设备又会带来供电上的新需求,整个事情跌入了一个“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恶劣循环。

存储器的重量、计算机加固、工作环境保持,一桩桩一件件的,让白熊的控制系统设计人员苦不堪言,甚至在某些时候,这套明明具有巨大性能优势和重量体积潜力的计算机,甚至不如他们原本的那套沉重的电子管设备。毕竟对某些简单任务来说,也不需要太强大的功能,电子管的设备甚至纯模拟系统可能还要来得轻巧一点。

但是随着任务的加重,这件事情就显得越来越严重——复杂的控制功能,对白熊自家的系统来说,越来越超标了。

“达瓦里氏,只要有这种固态半导体存储器,我相信我能在当前系统一半的重量限制下,把功能和性能强大得多的c6108计算机做到我们的卫星、飞船和火箭里!”这位白熊的控制系统专家在心里盘算半晌,肯定的道。

“不可能,就算是南方人向我们提供这种新型半导体存储器,但是他们依然和c6108、c6110一样,不会向我们提供航天级别的器件,那套庞大的环境保持系统和加固组件,依然存在。”另外一人反驳道。

控制系统专家摇了摇头:“不,达瓦里氏,仅仅是存储器的重量,就能把重量减下来,你别忘记了,多一点芯片与少一点芯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