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低密度影(5k)(2 / 4)

来,你就要做这个了。比fe3o4要特殊一些,但是总体差不多,难度算是循序渐进吧,再上一个台阶!对了,记得去内保补个手续。”

他拿出来的,是六角片状钡铁氧体粉末的制备工艺。

这东西既能用在高密磁盘磁记录介质上,又能用在隐身涂料里,是中前期隐身涂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和fe3o4配合,具有非常好的吸波性能。

相比其他吸波材料理论上很好用但是制备和工艺困难,这种复合吸波材料算是相对容易同时性能又足够好用的一种。

不过这个算是吸波材料的组成部分,不算是最终成品,要不然高振东也不会就这么直接交给刘荣国,只是要去补个手续这么简单。

刘荣国拿过材料,第一眼就被镇在当场。

这个材料一看化学式就不得了,比起fe3o4,这东西名字上就显得霸气!

bafe12o19!!!!!

别管这是个什么东西,就这名字看起来就不简单。

就好像明矾听起来挺普通,十二水硫酸铝钾就显得不一般一样。

“高总工,这东西看起来好复杂。”对化学已经有不少了解的刘荣国,深知化合物的结构实际上比化学式看起来更加复杂。

“不用怕,你一步一步的做下去,它自然会乖乖的出现的,我反复研究过,不会有问题。”高振东笑道。

刘荣国这才想起来,担心什么,这是高总工亲自拿出来的工艺,不是说不会出问题,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成功率极高,需要修改的地方并不多。

跟着高振东干了这么久,这个信心他还是有的。

“好嘞,我马上去办!”刘荣国拿着材料,雄赳赳气昂昂的去准备开工。

虽然所有的基础都被高总工给打好了,道路上的大石头大约也被他给清理干净,但是具体的实事还是有很多需要一一落实。

补手续、打申请、协调应化部那边的设备材料等等,还有得他忙的,不过对于刘荣国来说,属于是越忙越开心。

应化部,还是铁氧体领域的那两师徒。

“师父,这十七机部有些邪性啊,这是和铁磁材料杠上了这次又是fecl3,但是还有脲、bacl2、cacl2……这倒是是要做什么”年轻同志一边准备着试剂,一边对师父道。

这些试剂其实并不难找,但是高纯度的可就是另外一回事,还真得找应化部要。

“我猜是钡铁氧体……但是是什么样的钡铁氧体,就不好说了。看来十七机部那边,有一个和铁氧体密切相关的课题,而且进展神速!”他的师父沉吟道。

他嘴上说得平静,但是心里却是波涛汹涌,不说是惊涛骇浪,至少也是风不平浪不静心还不安稳。

速度好快啊!

这个钡铁氧体和上次的fe3o4铁氧体绝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毕竟短时间之内对同一类材料有制备要求,两者之间说没有关联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但是同志们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这离上次要材料才隔了多久这个速度压根就不像是搞研究,反倒是像研究已经完成,直接生产,工艺已经极其成熟,所以进度就好像量产一样快。

但说是量产,好像也不对,他们要求的试剂数量虽然不低,但是比起量产的量来,却又没多大了,虽然铁氧体的“量产”也没多大量,但是上次要的数量绝对和量产没什么关系。

而且如果是量产,那就应该是继续要fe3o4的原料,而不是转向钡铁氧体,说明上次还是研究,只是研究已经完成,就把目光转向钡铁氧体了。

说明还是速度快!

十七机部里面有搞铁氧体的同志而且水平很高!

看起来这位或者这批同志,是想搞一系列的铁氧体,只是不知道他们的步伐,到底会走到哪个程度,又会对哪些铁氧体感兴趣。

应化部搞铁氧体的同志沉吟着,但是准备材料试剂的工作并没有停下。

——

冬日的薄海北部,相对内陆不算特别寒冷,海水是一个巨大的热容体,在寒冷的冬日将夏天储存的热量散发出来,多少弥补了一些气温。

即便如此,薄海北部的一艘船上,同志们依然被冷得够呛,气温和体感温度是两码事,而海风的存在,和歌谣中温暖、轻拂完全不沾边。

嗖嗖的,像刀子一样刮得人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