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根用不起。
而这个选择其实是明智的,米格-25的维护要求,比起同样飞双三的sr-71来,要简单容易得多得多!而且价格也能负担得起。
委总工这才想起来,红厂的钛合金的确好,但是也的确贵。就连飞机发动机这个重要的心脏上,都不敢用太多。
“你就这么肯定这东西用的不锈钢”
“对,我觉得大概率是这个。”别说米格-25了,xb-70也是用的这东西啊,连旗佬都承受不住的东西,价格有多贵可想而知。
委总工此时产生了一种后世网络上常说的“去魅”的感受:“那这东西也不咋样啊。”
高振东却很郑重的摇了摇头:“不,我感觉这个飞机只要能航速上3马赫,那就是个杰作,我倒是觉得也许这个飞机的目标就是2万多米3马赫,这样配上好导弹,对大型轰炸机一击必杀,也对3万米的目标有一定的威胁。”
这东西是个真正的杰作,而且相对它的性能,算得上好用便宜容易维护。
至于机动过载不足什么的,那都不是问题,这货连机炮都没有,就不是奔着狗斗去的。高空高速,飞过去对着大型高价值目标扔了导弹就跑,别人还真拿它没什么办法。
要是能搞点儿这货,其实也不错,不过这根本不可能。
北方同意出口这东西,还是在飞行员驾机叛逃之后的事情,因为神秘面纱被揭开了。不过西方在获得米格-25研究之后所出的蔑视之语,大概率也就是出于宣传的需要,真正这东西能不能打,他们心里还没点儿逼数
走夜路吹口哨,不外如是。
“2万多米3马赫……诶,这东西用来做侦察机也不错啊!”总工不愧是总工,米格-25及其衍生型号的一大作用,就是侦察机。
高振东心中一动:“那找他们买点儿”侦察机或者截击机是好东西啊,有了这东西,那进入70年代之后什么火什么鹅的,那就都不是问题了。
虽然在战斗机规划里有截击机,进展也算神速,但是和这货还真没法比。
“买不成的,你知道的。”总工一脸遗憾的表情。
他现在也想明白了,你别管是不是不锈钢,如果真的是2万多米3马赫,那这个飞机就是个好货。
以我们的现状,专门去研究一型这个指标的飞机那有点不太现实,但是如果能买到,倒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不用多,两个团48架,足够!不不不,一个团24架,也能发挥很大作用。
不过这一切也只能想想,这东西甚至都还没做好,而以现在的情况,做好了也是买不着的。
此时,高振东心里在刚才的动的那一下,却越发清晰起来。
现在关系还没到最差的时候,如果有足够的理由和利益……
“总工,要不这样试试,找机会向他们透露我们已经掌握他们飞机的秘密……”
“啊这是图啥”
“秘密被揭穿了,那保密的必要也就没有了嘛。”高振东笑道。毕竟上辈子他所知,北方开始出口米格-25,也就是秘密被揭穿之后,破罐子破摔了属于是。
“那要是你猜错了呢”
“猜错了就猜错了呗,我又不会掉一块肉,嘿嘿。呵哄吓(he)诈,只要有利于工作,这个骂名,我来担。”高振东一副混不吝的样子,这锅我背定了!
“你倒还真豁得出去。”总工有些哭笑不得,哪儿需要你来干这个。
高振东一副骄傲脸:“那是。”
总工细想下来,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事儿好像没这么简单:“但是就算不用保密,现在这情况也不可能卖吧”
“试一试,万一有机会呢。再说了,这只是撬开门缝,真正有用的,还得是用他们无法拒绝的东西去打动他们,完成交换。毕竟与我们相比,他们最大的矛盾始终在西方嘛。”高振东笑道。
“用什么打动他们”
“射程70公里的远程导弹,高制程的低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可靠的地面杂波抑制原理技术,这几个里面挑一个不就完事儿。”高振东大大咧咧。
70公里的导弹在我们的研制进度来看,已经不是最好的,反正是靠发射药堆上去的,也没有双脉冲。但是米格-25用的p-40p导弹直到1970年投入使用,最大射程也不过50公里。
高制程低速数字信号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