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表明态度(1 / 2)

嬷嬷趁大家忙着搬菜、登记、过秤的工夫,眼疾手快,顺手从袖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

打开一看,是十四枚一两的碎银,外加几枚散钱凑成八百文。

她迅塞进陆子吟手里,压低声音道:“拿着吧,别数了,以后还有货,第一个找我!”

她一边说着,一边朝厨房方向努了努嘴,示意他别声张。

“多谢嬷嬷!”

陆子吟恭敬地道谢。

说完,立马拽上旁边还在愣的赵苏苏,几乎是半拖着她上了驴车。

驴车吱呀一声晃动,毛驴便迈开步子。

车子刚走出几步,陆子吟回头瞥了一眼大门。

见无人追出来,这才轻轻松了口气。

等绕过街角,拐进一条僻静小巷。

确认没人跟踪之后,两人又从田埂边的隐秘沟壑里重新搬出六筐菜。

那些菜早先藏在茅草堆下,上面盖着湿布保温,一点没受冻。

他们再次整理好菜筐,重新套上驴车,调转方向,继续去下一家大户人家售卖。

这六筐不过是他们一亩地一茬的收成。

虽已不少,却只是冰山一角。

他们总共还有八亩地的菜等着出手,全靠这两口人慢慢跑、逐家送。

然而整个县城里,能一次吃下这么多菜的人家,屈指可数。

寻常百姓一日三餐,一顿炒两把青菜就算奢侈。

哪能消化得了几百斤?

唯有那些高门大户、富商巨贾,或是官宦人家设宴办席,才用得上如此大量的新鲜蔬菜。

他们连跑了七家,都是先前踩好点的目标,价钱统一,一口价四十文一斤,童叟无欺。

每一家的管事嬷嬷起初都惊讶不已。

可尝过菜味后无不点头称赞。

最后一算总账,整整赚了一百两银子整,外加三百文零头。

赵苏苏抱着沉甸甸的钱袋,坐在颠簸的驴车上,眼眶都有些热。

她望着田野间升起的薄雾,忍不住感叹道:“冬天的青菜,真是金子变的!

谁说种地没出息?只要会经营,泥里也能刨出银锞子来!”

正准备收摊离开时,太阳已经渐渐西斜,集市上的喧嚣也开始慢慢消散。

微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和几片菜叶。

赵苏苏正弯腰收拾最后一点残余的摊布,眼角余光忽然一瞥。

街角远处,一个熟悉的背影正匆匆走着,身形纤细,走路带风,竟是许娇娇。

“我们跟去看看,”

赵苏苏低声说道,“她不是应该在镇上摆摊吗?怎么这会儿出现在县城?”

可此刻她出现在这里,行色匆匆。

陆子吟向来不扫她的兴,见她起了疑心,便轻轻点头,顺手将驴车牵到巷口一处不起眼的拐角,用粗布盖好,又把驴嘴套上。

两人悄无声息地靠在斑驳的土墙后,探出半个脑袋。

只见许娇娇在一处大户人家的后门小巷停了下来,东张西望确认四周无人后,才从怀里取出一块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雪脂膏。

她正对着一个穿青色比甲的小丫鬟低声说话。

推销起来的样子和他们在集市上吆喝卖菜时如出一辙。

先夸功效,再说价格实惠,再送一点“额外赠礼”

博好感。

只不过,这一次她说的不是“便宜又滋润”

而是“专供官宦夫人调养肌肤,养出珍珠般光泽”

没几分钟,交易便成了。

那丫鬟从袖中掏出一个小钱袋,数了五百文铜钱交到许娇娇手中,还压低声音叮嘱。

“下次多带些,我家太太用了三日,脸上的细纹都淡了。”

许娇娇连连点头,脸上笑意藏都藏不住,又从怀里掏出两块同款膏体塞进油纸包里,塞给丫鬟:“这点算我送的,您多多美言几句。”

赵苏苏躲在墙后,眼睛越睁越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五百文?!

一块膏子卖五百文?”

她转头看向陆子吟,声音压得极低。

“我们镇上卖才一百文啊,她……她竟然卖到五倍价钱!”

更让她心惊的是,许娇娇从包袱里取货时动作熟练。

而且她带来的数量不少,每一块都包装精美,看来早就准备充分。

短短一刻钟内,她又接了另一户人家的丫鬟,同样以四百五十文成交,还约定三天后再来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