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此,宗汤有失远迎。”便要做礼,孙无涯连忙拦住,道:“今日壮士相聚,无须大礼,只是不知壮士姓甚名谁。”那大汉道:”小人姓李,双名宗汤。本处人氏,因听说我兄弟杀人逃来此,多日等待,不见踪影,我找寻多日,不想竟会为寨主接纳。“孙无涯连忙请入桌上共饮,二人皆是拜谢不止,孙无涯又细看了这李宗汤几眼,果然是条好汉,有诗为证:
一矢激寒空,搴旗壁垒中。
才真非腹负,敌已受心攻。
大烈军威盛,川防泽国通。
强梁弭伏后,守土赞成功。
当下酒过三巡,只听得孙无涯哈哈大笑道:”今番即是二位壮士相会,便是有缘,今日我欲重用二位,不知意愿如何?”金成英、李宗汤跪下齐声道:“承蒙寨主肯抬举小人,小人怎敢不肯。”孙无涯大喜,就叫小喽啰来带二人去换身行头,监督孙家庄修整事宜,以为留用,不在话下。
那头孙家庄建造一事如火如荼,这头龙紫霞也是觉自家腹中阵痛绵绵,将要生产,孙无涯便放下寨中之事,安心守于龙紫霞床前,端茶递水,无微不至。只待两家后嗣诞生。此番也是那孙家庄洪福齐天;二则是孙无涯神通无量,次早,寨中便传喜讯,龙紫霞竟会一连诞下三子,接生婆抱出时,只见这三子皆是生得灵性通谛,绝非等闲之命人也。孙无涯大喜过望,便以五行累数择其三者,贯其三子之名,分别唤作孙鑫、孙森、孙淼。庄寨既有福,小民自受禄。隔日孙无涯便下旨大赦龙王寨中乡民赋税满满一月,广施恩义,百姓皆喜。又着工匠大改龙王寨、孙家庄二处通航道口,广筑宫房,迁居民户。夜夜笙歌,肌容乱眼。如此欣欣向荣之景,众人每日见了无一不是喜不自寐。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好时辰,孙家庄规模已是建好,聚义厅上鸣钟擂鼓,这日孙无涯步入堂前,金成英、李宗汤出来见过众人,孙无涯、龙紫霞、龙肯、龙琅、龙琊、金成英、李宗汤共是七位英雄各自落座,忽然山下小喽啰差人报上来道:“有一位官人,乃是新任楚州府知府,路过山下,要拜见孙庄主,且言有机密事相告,现在山脚下候着。”众人都感惊讶。那小喽啰呈上名帖,上写着道:“愚弟陈大巨顿首拜。”孙无涯道:“素昧平生,既是位知府,且教请上来说。”来人领命去了。
不多时,那知府带了几个从人到来。孙无涯领众人下厅迎接,只见那知府头戴长翅帽,身穿无缎直裰,脚下虾膜头厚底皂靴,五短身材,下海一溜黄胡子,高颧骨,黄面皮,一双直眼,腰系玉带,满脸油汗,与众好汉谦让着上厅来。知府便开言问道:“敢问那位是这山庄庄主?”孙无涯道:“不敢,在下便是。”那知府便先下拜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于闻名,今日得瞻虎威,三生有幸。”孙无涯忙答拜了,众位英雄俱依次相见。孙无涯让知府客位坐地,这边孙无涯为首,一字儿依次序坐下。那知府通问了姓名,道:“久闻贵寨英才济济,还有几位何在?”孙无涯答道:“众弟兄各有职守,只这数人聚在里寨。”知府称赞不已,道:“皆济世英雄,一方好汉也。”孙无涯道:“太尊贵乡何处?荣任几载?今日贵足尊下贱地,得近山斗,未识有何见谕?”知府道:“下官姓陈,双名大巨,现授楚州府知府。因路过宝山,一来耳闻贵庄大忠大义,礼当晋谒;二来有一喜信,报于头领知道。”孙无涯道:“小可同众弟兄俱在此造罪,怎当得忠义二字。不知有何喜信,到得孙无涯身边?”陈大巨道:“下官来此到任,愿与贵庄永结秦晋之好,互为表里,若是肯允,下官愿领全州县百官万民年年月月岁贡称好,安民一方,太平以终,不知庄主意向如何?”孙无涯大喜,不禁满眼流下泪来,禁不住失声痛哭,道:“无涯与尊长并无半面之识,不意这般错爱我,真是粉骨碎身,报答不得。”陈大巨听了,也是泪流满面,连连做礼道:“庄主果是深明大义之人,他日大巨高升之时,定不会忘庄主之恩。”说罢,陈大巨便要辞行,孙无涯便在堂上设筵饯行。宴罢,孙无涯又送出一大盘金银,权当陈大巨往返路费。陈大巨那里肯受,再三逊谢,方才收了。带了原来的仆从,辞别下山。
待陈大巨走后,龙琅止不住的道:“妹夫何故这般?”孙无涯冷冷笑道:“哥哥不知,这知府来此,言语虽是冠冕堂皇,不过是图求我庄寨不动干戈,以至自家头上乌纱不保,此等庸官到任此地,真乃天助我也。”众人都道:“庄主有何计策?”龙琊道:“大哥莫不是要挟持这知府?”孙无涯笑道:“我自有计策。”当即下书两封,一封发与楚州府处,一封发往松江府处。过了几日,山下报上来道:“山下来有两个大汉,带着三五十人,要见主帅。”众人都吃一惊,问那两个人叫甚名字。小喽啰道:“他有手本在此。”孙无涯取来一看,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