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天命在「安」(1 / 4)

    第107章天命在「安」

    在大雍乃至大雍之前,历代军事着作都记载了练兵实要,以及有对兵员的相关论述。

    比如,战争中伤亡一成以内军队便出现崩溃的,这叫乌合之众,也是弱旅,其组成者大多都是临时徵召的民夫丶流民,或者说尚未训练的新兵和士气跌落的败军!

    而能承受两成以上伤亡者还未曾崩溃的,这就是算是常规地方军了,像大雍各普通城池的守军大致如此。

    三四成尚未还没崩溃的,是常年历经战事的边军水准!

    勉强算是精锐了,眼下大雍的镇北军,西北军,西南军等等,大概算得上此列。

    至于伤亡近半还能保持队形,执行命令,甚至还能发起冲锋的军队,这几乎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一般这种军队都有些名号,如北疆的「晓骑军」,东夷的「猛安军」和「羽林郎」。

    而伤亡七成以上还能保持战斗力的,这就是绝对的王牌了,可称呼为「劲旅」,且数量相对稀少,哪怕以一国之力也养不了几支这样的强军!

    比如各国的几支重骑兵部队,或者像「狼骑」这种经过特殊训练悍不畏死的轻骑兵,以及西南诸国的「猛士营」等重步兵,还有一些极为特殊的兵种,这一类很杂,因为地形和环境原因不可同日而语。

    而在杨玄摩下诸军的组成部分,除了屠应熊以「兵家阴阳」搞出来的几百「陷阵死士」外,剩下的,有四成是临时徵召的「乌合之众」,还有四成是从各府县抽调的常规地方军,勉强能成为精锐边军水准的军队也只有李延陀手下的一万龙州卫。

    这一万人顶在最前边,形成前军,无论是冲击刘光宗部,还是抵抗安东军,都是作为绝对的尖刀主力来用的。

    但安东军来袭,只用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前军上万人就被凿穿了。

    这可是杨玄手下的基本盘,是职业边军。

    但哪怕如此,也根本没顶多长时间。

    后来「陷阵死士」被派了出去,倒是顶了一会儿,但人数太少,浪花都没掀起来,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当安东军冲锋倒中军的时候,中军这些从各府县抽调的常规地方军,也只是稍稍抵抗了下,直到出现了大批伤亡后,则立马朝着山道两侧的山峦溃散。

    中军大开,露出了后军两万人的营地!

    后军更可怕。

    乌合之众是什麽玩意儿?

    这可是能造成己方军队大溃败的神奇「物种」!

    而且奔跑的方向都是不一致,简直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跑。

    根本不用人撑,哪怕吕永率领的安东军还没冲到这边呢,他们自己都乱套了。

    但长龙道实在是太狭窄了,山脊上的位置其实也很有限,两万人哗啦啦都朝着两边乱跑,其场面可想而知。

    有人一脚踩空岩石,从山头上滚落下来,继而砸到后边攀爬的家伙,然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推到一个,乌合之众几乎砸倒下一大片,进而引发的恐慌,宛若海啸一般,让这些乌合之众出现了严重的堆叠和踩踏!

    自己人搞死自己人,你就说怕不怕吧?

    根本不用吕永冲到这里,后军自己就造成了己军的大量伤亡。

    这玩意儿还有个专业词语,「营啸」,或者说炸营。

    「屠大人,快走,后军炸营了!」

    当李延陀掀开大帐,冲着屠应熊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刚刚换掉道袍,正在用手帕擦拭头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