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北国上京城(2 / 3)

/p>

吴晴知道他,除了在刚刚的介绍里,听到了这个名字,在这一路上的长途跋涉中,陈瑞林将北国的诸多官员或者南国驻北国的官员都和吴晴一一做了介绍。

吴晴记得这个文林也是南国宰相莫问的门生,自己还得叫他一声师兄。

正与文林互相熟识与客气之间。

一位北国的官员也走了过来。

只见这官员一身白衣,五官清秀,手持雨伞。

直到这官员走到吴晴面前,吴晴才说道:“少司命今日也来了。”

少司命说道:“吴兄来了,我又怎能避而不见。”

言下之意便是京畿处吴道子的儿子来了,钦天监也要派一个身份相符的人来迎接。

这两位南北风头正盛的年轻人,并不没有表现出众人所想的那番针锋相对,倒是多了几分惺惺相惜。

使团随着北国官员的引领下,进入上京城。

北国上京城,果然一片繁华,街道宽阔,沿途尽是酒楼食肆,好树掩映,景色颇美。

使团在北国礼部尚书周的带领下,将吴晴一行安排在皇室别院,这次北国皇室算是给足了南国使团面子。

一路上吴晴和周闲聊着,现他对南国的官场十分的了解,不仅能说出一些权贵的名字。

看他说话的语气应该还和凉王世子徐潇认识。

在谈话中吴晴对北国的朝政也有了大概的认识。

当然在来之前,吴晴已经在京畿处的卷宗上看过了,知道这北国并不像周说的一片和谐。

北国皇帝多病,从先帝传位后,北国皇帝就很少上朝,这几十年来亲自上的早朝屈指可数。

只有在重大节日,或者年节时分,才会在朝堂上露面。

北国的朝政几乎都掌控在北国太后的手中。

北国太后也才五十岁,正巧这几天就快到了她的寿辰。

北国太后掌权已久,他的弟弟宝亲王陈胜,更是一时间风头无二,这也让北国皇室其他人颇为不满。

为的便是这荣亲王,易天风。

荣亲王易天风是先帝的哥哥。

易天风作为先帝的哥哥,但是不是嫡长子,所以皇位自然与他无缘,可是北国皇帝体弱多病且无子嗣,私底下大家都在猜测,这以后的皇位传承该怎么办,而易乃北国国姓,现在只有易天风还姓易,奈何他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十几个女儿。

他有十房侧妃,却没有一个儿子。

别人这么多年都忙着争名夺利,而他则忙着生儿子。

太后当权,自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宝亲王陈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在极力辅佐太后,培养自己的儿子。

拉拢大臣,组织势力。

与荣亲王不同,他不忙着生儿子,他有一个儿子,是未来可能继承大统的,不过死了。

若不是这陈风死了,荣亲王,和宝亲王的矛盾暂时压制了下台,只怕现在的上京城依然是乱做一团。

北国现在的皇帝叫易动,这个名字确实过于普通,是因为他从小就体弱多病。

先帝希望他多动一动。

有一副好体格,所以就叫他易动。

不过这名字似乎也没有改变他的体弱多病。

所以北国太后便接掌了政治大权。

与垂帘听政的方式不同,北国太后是直接介入管理,将权力都集中在了手上。

不过她倒是任人唯贤,太后的娘家姓陈,这么多年权力最大的也就是荣亲王,而其他陈姓的人,都是其能力任职。

可以说北国太后这么多年掌权下的北国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使团到了别院,自然有相关人等安排负责住宿,忙了好一阵子才安排妥当。

周作为礼部尚书,自然理所应当的安排晚膳,千真也就是倭国的间谍千叶真一,一直官至礼部侍郎,好在他的身份被吴晴给查了出来,不然若是真的出了事,周也少不了连带。

可能是作为感激,这住宿安排的甚是隆重,膳食也安排的格外丰盛。

席间周稍微试探了下吴晴的酒量,却现吴晴的酒量深不见底,几番之后,他便想去试试看陈瑞林的酒量,现这人更是拿酒当水喝。

顿时便失去了与他们拼酒的念头。

在此期间,少司命没有和他们一起用膳,吴晴听说他在城外与自己见过面之后,便回宫了,据说是给太后复命。

很显然,钦天监牢牢的掌握在太后手里。

席散人去,整个别院就只剩下使团自己的人。

北国的侍卫只有少数人在门外守护,内院的一切事宜都交给使团自己处理。

这次出使北国,京畿处的护卫倒是来了不少,在原本。

吴晴带的人的基础上,秦双月又将跟随自己来闽南的人马都留给了吴晴。

文林喝的有些醉,周安排人将他送走后也一并离开,离开前和鹤远说好明天再商谈具体的接送事宜。

莫若作为南国宰相的掌上明珠,又在北国学习多年,自然对北国的官员比较熟悉,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