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徐萍贵为南国郡主,但她此前从未踏足过北国的皇宫。
这座宫殿仅仅是北国皇室庞大建筑群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众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起北国皇宫的独特建筑风格,并尽情品味着北国特供的美酒佳肴和鲜美水果,一边耐心等待着精彩节目的上演。
戌时(晚上7点)刚至,只听得数声震耳欲聋的礼炮响起,彩排随之正式拉开帷幕。
虽然名义上只是一场彩排,但其规模、形式以及严谨程度与正式演出相比毫无二致,可以说是完全按照正式演出的标准来执行的。
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流程更是缜密细致、毫不含糊。
因为对于这场彩排而言,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预演,而是被当作真正的正式演出来看待。
所有人全力以赴,力求将每一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都是为了确保在太后观战的那一天能够呈现出最为精彩绝伦的表演,给太后带来无与伦比的观赏体验。
开场的几戏曲表演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就连一向对戏曲不甚了解的吴晴也不禁跟着哼唱起来。
接下来登场的还有民间杂耍等节目,依次呈现在观众眼前。
然而,对于这些表演,吴晴并无太多兴致。
一来,大多数节目他早已司空见惯;二来,其中的诀窍他亦心知肚明。
倒是那些姑娘们看得兴味盎然,全神贯注,不时出阵阵惊叹和欢笑之声。
两个时辰的欢乐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流逝,转眼间便已临近结束时刻。
此时此刻,终于轮到了李琴登台表演。
只见一群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的宫女缓缓走出,她们小心翼翼地将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抬起。
紧接着,身着华丽服饰的李琴翩然而至。
待古筝摆放妥当后,她端坐于前,准备开始演奏。
《十面埋伏》本应属于琴曲中的武曲范畴,但其曲调刚柔相济,别具一番韵味。
然而,将此曲用于寿辰宴会这样的场合,在吴晴的观念之中尚属次。
通常情况下,这类乐曲多由琵琶来演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这本该由琵琶弹奏的曲子通过李琴手中的古筝呈现出来时,其效果竟然更为出色!
她完美地展现出了武曲所特有的强烈氛围,并成功地调动起了全场观众的情绪。
在这个充满喜悦与欢庆的寿辰盛宴上,乐曲气势磅礴、雄壮激昂;相较于之前吴晴在使团住所听到的版本,此番演绎更具氛围感,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而吴晴则沉浸于美妙的琴音之中时但突然间却感到手臂传来一阵刺痛。
他转头看去,只见莫若正紧紧掐住他的胳膊,眼神闪烁不定。
莫若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先狠狠地掐了一下吴晴,可随即又担心会弄痛吴晴,于是赶忙松开手。
然而这一切都被吴晴看在眼里,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并悄然伸出手拉住莫若刚刚掐过的地方。
两人的手指交织在一起,紧紧相扣,力度之大仿佛要将彼此融入对方体内一般。
此时此刻,吴晴脸上满是宠溺之情,仿佛眼前这个女子就是他生命中的全部。
一曲终了。
莫若本想挣开吴晴的手,却没想到这手越拉越紧,让她的脸上充满了红晕。
而这时,象征着太后五十大寿的孔明灯被集体放飞。
天空瞬间变得明亮。
写满了对太后与北国祝福的孔明灯,飘向远方。
现在才是整个表演的高潮之处,大家都知道,“天火流星”
即将出场。
虽然在两个时辰的节目中,烟花表演在每个节目后,都会有展示出来。
但是这“天火流星”
无疑才是最让人期待的。
毕竟这是耗时三年才研制出的新烟火。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砰”
声响起,备受期待、引人注目的烟花如火龙一般腾空而起,直冲向浩瀚无垠的天际。
就在它绚丽绽放的一刹那间,仿佛整个天地都被点亮了。
那些五彩斑斓的火焰宛如一只只绝美动人的蝴蝶,在夜空中轻盈地翩翩起舞。
紧接着,它们又似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流星划过漆黑的夜空,迸出令人目眩神迷的绚烂光芒。
随后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传来,无数细小的“流星”
从中分裂而出,形成更为微小的“流星”
雨。
这场面壮观无比,恍若一场华丽盛大的流星雨降临人间。
与其他普通烟火在空中绽放时有所不同,这种独特的烟花除了最初爆的那一瞬间外,后续的部分则宛如打铁花般不断升腾又急坠落。
然而,它比传统的铁花技艺更加高卓越,不仅高度更高,色彩也更加明艳夺目。
如此美妙绝伦、如画般的烟火盛宴,既像是对太后寿辰的崇高敬意,又恰似向北国致以最诚挚的礼赞。
且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