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太后寿辰下(2 / 3)

今日这场庆典至关重要,钦天监已经将能够回调的人员全部召回。

不仅在场内精心布置了防线,就连场外的各个关键位置也安排了重兵把守。

毕竟在当前局势下,她对上京府的兵丁并不是十分信任。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少司命心中非常清楚,自己手上确实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能够随意调遣了。

他微微叹息一声,目光转向荣亲王,轻声说道:“王爷,恕我直言,我手底下的人早已部署到各个关键位置执行安全保卫任务,实在难以抽调出更多人力前来支援您啊。”

荣亲王听后,脸上也浮现出一丝为难之色,他皱着眉头回应道:“哎,这可如何是好?前两日的彩排之时,由于我身边人手不足,便临时调用了一些杂役帮忙,却没料到今日这些杂役竟然一个都不见踪影。

若是因为此事而耽搁了大典的进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的确如此,回想起来,前两天的彩排现场,安检工作远不如今天这般严密谨慎。

当时荣亲王迫不得已,只能临时征用那些运送货物的杂役帮忙。

然而今天是正式的场合,那些杂役很不入不得场。

这一下就导致荣亲王一时之间陷入了人手短缺的困境。

话音未落,荣亲王忽然看到这自家管家带着自家的仆人,在钦天监的人看护下,正往门口离开。

"

等一下。

"

荣亲王高声喊住了正准备外出的队伍。

那管家和一众仆人听到声音,立刻转身朝着荣亲王走来,纷纷躬身施礼,向自家主子请安问好。

荣亲王看着眼前的众人,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少司命,开口解释道:"

少司命啊,这位是我府中的管家。

我派他们前来,是为了给宴会补充一些前两日耗尽的酒水。

只是不知他们这会儿怎么"

少司命微微躬身后退一步,不卑不亢地回答说:"

回王爷,他们已经完成了送酒任务。

属下正打算安排手下人带他们出去。

"

荣亲王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事情经过。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对少司命提议道:"

正好此刻本王身边人手不足。

李管家这些人嘛,我用着还挺顺手的。

要不这样,少司命,你就把他们留下吧,也好供我差遣。

反正他们都已通过安检,况且又是我府邸之人,我自是知根知底。

如此一来,也无需再另行调配人手,以免误了大典之事。

否则,若是真出了什么岔子,延误了大典进程,本王可承担不起这份罪责啊!

"

荣亲王深知自己肩负重任,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而同样身负使命的少司命,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关系。

稍作思考之后,少司命权衡利弊,最终决定答应荣亲王的请求。

毕竟,确保大典顺利进行才是重中之重。

少司命让人拿来了一些红色的布条,系在李管家他们的手臂上。

这是少司命的安排。

红色代表就是只能出现在广场或者是其他的区域。

每个布条都有特殊的记号。

几乎无法仿制。

不同颜色的布条则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区域。

这样方便管理。

也减少了风险。

在李管家等人谢过自家王爷,谢过少司命之后,便在荣亲王的安排下,去做自己的事情。

而荣亲王也在巡视了一圈后,来到能俯视整个广场的位置,仔细的看着还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少司命观察着眼前的情景,并没有现任何异常之处。

于是,她向荣亲王微微躬身行礼后,转身前往自己负责的几处防御地点进行检查。

时光悄然流逝,天空逐渐被夜色笼罩。

此刻,广场上的各项布置工作已趋近完成。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对那些鲜花和灯笼的摆放位置进行微调,以确保它们呈现出极致对称之美。

用现代的说法来形容,这其实就是一种追求轴对称图形的完美主义表现,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强迫症吧。

距离大典开始仅剩下一个时辰之际,众多官员纷纷入场。

必须承认,少司命对于此次大典的筹划与安排相当出色。

官员们进入场地时,无需再像以往那样接受繁琐的安检程序;只需经过简单的搜身检查即可。

之所以如此便捷高效,原因在于皇宫大门此时已然敞开,允许百官直接经由御花园进入场内。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逐个安检所带来的不便,又能保证安全无虞——毕竟这些官员在入宫前均已通过更为严密的安检流程。

少司命此刻正站在整个广场的至高点,并非寻常的看台上,而是那的屋顶之上。

他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周围的局势,仔细审视着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