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对太子的父爱(1 / 3)

“算算时间,吴晴是不是应该已经出了。”

南国御书房内,陛下正慵懒地倚靠在自己的龙椅上。

面前的御案上还放着御膳房刚送来的燕窝。

吴道子正恭敬的站在下。

“回陛下,吴晴已经于大前天从北国出归来。

估计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回京了。”

“嗯。

听说他坠崖了?现在怎么样。”

陛下语气中略带不满。

“回陛下,吴晴运气不错,毫无伤。”

陛下用勺子搅拌着碗中的燕窝,听到毫无伤四个字之后才将一口燕窝送进嘴里。

半晌之后,陛下说道:“这次北国之行吴晴算得上是精彩,铲除了柳生一郎,又在北国杀了柳生但马守,现在的他应该有九级了吧。”

吴道子连忙说道:“回陛下,他只是有些讨巧罢了。

柳生但马守是被少司命打成了重伤。

不过按他自己的话说,应该是刚刚摸到了九级的门槛,不然也不至于被柳生但马守推下悬崖。

不过武功这方面,臣也不明白。”

陛下放下手中的燕窝,一旁伺候的太监马上递上温热的毛巾,陛下擦了擦嘴,将毛巾又放了回去。

同时挥了挥手,那太监懂事的将毛巾和燕窝都撤下,然后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御书房。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来之后,封官拜职是少不了的。

而且朕之前就说过,要给他一门好亲事,到时候等他回来,朕一并宣布。”

陛下微笑着说道。

“臣代吴晴多谢陛下恩典。”

吴道子弯着腰恭敬的对陛下行礼。

陛下挥挥手让他平身,笑着说:“好了,不必多礼。”

随即陛下问道:“对了,常坤畏罪自杀,他的家里人怎么办了。”

常坤是被柳生但马守灭了口。

至于是谁下的令,二人都心知肚明。

既然没说查,也没说不查,那就是不了了之了。

吴道子马上说道:“臣已经将他的家里人控制,等候陛下落。”

“既然常坤畏罪自杀了。

那他家里人就流放吧。

路上做成感染瘟疫,不治身亡。”

陛下说出这话的时候。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臣,明白。”

按照吴道子这样熟门熟路的表情来看,这种事他自然不是第一次做。

在吴道子看来,此时的陛下已经算的上是仁慈了。

毕竟常坤身为封疆大吏。

一品大员。

竟然通敌叛国,售卖军需给倭国。

更让陛下生气的是,他竟然勾结太子,这是谋反。

没有灭族就是因为陛下不想声张此事。

陛下起身,拿起一封奏折递给吴道子。

吴道子双手接过。

“这是北国刚刚来的文书。

你看看,里面的内容嘛,大致就是这次倭国得到了部分从南北两国流漏出的武器,实力又进一步的得到加强,原本的兵力部署有些捉襟见肘,北国太后提议,两国共同增派一部分兵力,你觉得如何。”

吴道子一怔,心中暗自思忖着,随后行礼道:“陛下,这是兵部和军机处的事,臣……不能越权了。”

皇帝微微一笑,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回答,接着说:“朕已经和兵部、军机处商量过了,增兵没什么问题,粮草也能跟上。

只是这人选方面,朕决定让兵部侍郎李响带太子去历练历练,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吴道子心头一跳,再看陛下面无表情的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吴道子连忙低头行礼,恭敬地回答道:“臣觉得甚好,陛下圣明,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哦?”

陛下故意皱起眉头,佯装出一副狐疑的神情,目光紧紧盯着吴道子问道:“这哪里就甚好了!”

面对陛下的质问,吴道子并未感到丝毫紧张,反而露出自信从容的微笑。

他深知自己作为陛下最为器重的大臣,此刻需要展现出足够的智慧和见识。

于是,他拱手向陛下行了一礼,然后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陛下,您可是心知肚明啊!

太子殿下贵为储君,身负重任,必须具备卓越的才能和品德。

而所谓储君,不仅要精通文治之道,还要擅长武功之术,做到文武双全。

太子殿下自幼便随陛下学习治国理政,更时常代替陛下监国处理政务,这在文治方面可谓深得陛下真传。

然而,尽管太子殿下在武学方面从未懈怠,但实际上却缺乏实际的战功。

因此,此次出征不仅可以让太子殿下获得宝贵的历练机会,还能借此证明其军事才能,粉碎近期京城中流传的不实谣言。

此外,此举更可向北国展示我国皇室人才济济、后继有人的实力。”

说到这里,吴道子再次恭敬地向陛下行了一个大礼,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太子殿下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