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皖南总督蔡楠(2 / 3)

方一番寒暄问候后,蔡楠开始询问现场的具体情况。

李云健详细地向蔡楠汇报了他们现戴大人尸体后的全部经过。

特别是提到了戴大人所留的那封信。

“信?什么信拿出来看看!”

蔡楠说完,樊司长就将那封信拿出来,缓缓地展开信纸,用深沉而有力的声音开始念道:“各位大人,我乃芜湖知州戴春华。

关于镜湖县官盐一案,皆是我一手策划。

我因一己私利,与镜湖县令杜京勾结,先将运送盐的官船停靠岸边,然后以犒劳为名,请船上所有人饮酒,并在酒水之中偷偷下了蒙汗药。

待众人晕倒后,我们便将船凿沉,制造出沉船的假象,同时将盐藏匿起来。

如此这般,数次之后,水运受阻,朝廷的救济盐不得不改为陆路运输,途径山路。

于是,我们在其必经之地的水源下毒,借助地形优势,等待运盐队伍全体中毒后,再将其全部杀害,伪装成遭土匪抢劫的模样。

就这样,我们成功囤积了大量官盐。”

信才读到这里,秦双月就忍不住说道:“简直就是禽兽!”

吴晴冲她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说话,继续听下去。

樊司长继续将信读了下去:“毕竟镜湖县是整个芜湖洲的运输港口,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地造成了芜湖洲大量县城没有盐吃的情况。

然后我们再将囤积的官盐加价售出,从中获得暴利。

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了两年,谁知道朝廷的转运盐司竟然派来了丁大人进行调查。

原本我们以为只要多塞些钱就能打了他,但没想到他从下船后,对我们不闻不问,一心只想着查探案子。

我们还得知他已经提前去查探过山匪和其他县的问题,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害怕,担心事情败露,所以只好杀了他,并将他的死嫁祸给朱兵,这样既能除掉他,又能把罪名推到别人身上,真是一举两得啊!”

樊司长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后接着往下读。

“后来我们听到消息,转运盐司和大理寺要派人来查丁大人的死,我们都担心事情暴露,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完美的解释,不然一旦查出我们囤积了这么多官盐,那就难办了。

可是就在这时候,萍郡主一行人来了,当然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见他们人少,我们便想到了将他们嫁祸成山匪,为了保证事情真实性,我们故意在宋尚书和樊司长来的当天,在当着李少卿的面故意带着盐去剿匪,只要他们死了。

我们就说杀死山匪和一些私盐贩子,将盐收缴回来,这样一来这么多的盐就全部解释清楚了。

可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是微服私巡的萍郡主和小吴大人。”

我原以为只要将此事解释成一场误会即可,但未曾料到的是,不知为何小吴大人的手下竟然救出了朱兵。

随着胡捕头和杜县令都被揭露,我意识到自己的暴露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迷晕了大狱的看守人员,并决定采取极端行动,杀死了杜县令。

我深知自己终究难逃被追查的命运,同时也明白我的行为将会牵连到家人。

我所获取的全部非法财富都存放在家中,希望能以此换取家人的一线生机。

戴春华绝笔。”

随后樊司长向大家说明了戴知府附上的收支明细,简直是触目惊心。

等樊司长读完之后,蔡总督一拍桌子。

“岂有此理,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还想保全家人,他有没有想过这千千万万没盐吃的百姓们,还父母官,我…”

蔡总督最终还是是把准备拍向桌面的手收了下来。

宋尚书连忙劝解道:“总督大人息怒息怒。”

蔡楠激动的说道:“这二人,禽兽不如,我没想到,在我管辖之下,居然还有如此狼心狗肺之人,这简直是我的奇耻大辱。

来人…”

随着蔡楠的声音,他的贴身侍卫走了进来。

蔡楠拿过樊尚书手里的信件,准备递给自己的护卫。

“你去将这封信后的收入明细抄录下来,然后带人去戴春华和杜京的家里进行查抄。

核对之后再来汇报。”

接过信件的却是秦双月。

“蔡总督,按规矩,证物不得离开我们的视线。

这样这封信我让人抄录好之后,交给你的手下,这封原件,我京畿处要存档。”

蔡楠说道:“那就按你说的办。

规矩就是规矩,要遵守的。”

随后又对着自己的侍卫说道:“拿到后马上去查,不得耽搁,我要在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他的侍卫点头称是。

随即他又对李云健说道:“李少卿,你和秦千户商量着来。

这里毕竟你们是专业的。

我们不干涉。”

见蔡楠这样说,作为官场老狐狸的宋尚书马上说道:“蔡总督舟车劳顿,确实辛苦,这去芜湖洲一来一回也需要不少时间,不如咱们先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