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经常光顾的一家面摊呢!
它就位于咱们这条街的拐角处,店面虽然不大,但生意十分兴隆。
那里的面条口感爽滑有劲道,汤汁浓郁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而且呀,老板还特别热情好客,每次少爷去吃面,都会受到格外的款待。”
巧珍滔滔不绝地向徐萍描述着玉记面馆的种种优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然而,就在巧珍详细给徐萍介绍玉记牛肉面的时候,一旁的吴晴却突然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当初自己击杀柳生一郎时的情景,尤其是那个神秘的黑衣人。
当时,正是这个人出手相助,帮他对抗柳生但马守。
如今回想起来,那个黑衣人的身影竟是如此的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一般。
吴晴努力回忆着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关于这个黑衣人的线索。
渐渐地,一些模糊的画面开始在他心中清晰起来
吴晴仔细翻阅着蔡楠的档案资料时,突然注意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细节——在陛下微服私访的记录中,出行名单竟然出现了改动!
而改动之处,确是很粗鲁的用墨汁掩盖。
按理说,这种情况实在匪夷所思。
要知道,除了蔡楠本人和陛下外,理应不会再有其他人员参与其中。
换个角度思考,以蔡楠当时所处的官位级别以及所受圣上宠幸程度而言,陛下绝无可能单单只带他一人进行微服出巡。
事实上,蔡楠也是因为替陛下挡下那一刀后,才得以抓住机遇,逐渐崭露头角、步步高升。
如此一来,问题便浮现出来:究竟那份被修改过的名单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想要揭开这个谜底,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无疑是向当事人蔡楠寻求真相。
于是乎,就在镜湖案告破的当日,吴晴便独自去见了蔡楠。
当蔡楠见到吴晴时,脸上流露出明显的惊讶之色。
毕竟对于镜湖县一案,如今已然水落石出,再无任何疑问可言。
然而,吴晴却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我此次前来并非为了镜湖县之事。”
紧接着,他毫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问:“我只想弄明白,当年您为陛下以身挡险的那次微服私访之行,究竟还有哪些人一同随行?”
蔡楠心头猛地一震,脸上露出一丝惊愕之色,显然完全未曾料到吴晴竟然会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然而,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其缘由。
短暂的沉默之后,蔡楠回过神来,眉头微皱,眼神中透着几分疑虑,反问道:“你为何突然问及此事?究竟有何意图?”
吴晴的眼眸灵活地转动着,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蔡楠的质问。
他稍作停顿,然后轻声说道:“我身为京畿处的同知,身负重任,必须确保京畿处的每一份文件都得到详尽的记录并妥善归档。
而关于你的那份文件,实在是不巧,在运输途中遭遇了意外,其中有几页不幸被雨水浸湿。
既然这份文件是由我负责调阅的,那么我自然有责任想方设法对缺失的部分予以补齐。
若不询问于你,难不成还能直接去向陛下请教吗?”
蔡楠凝视着吴晴,眼中依然流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觉得吴晴所言倒也合情合理。
毕竟只是打听一下参与微服私访的人员名单而已,并非是什么机密要事。
想到此处,蔡楠心中的戒备稍稍放下一些,开始与吴晴交谈起来。
那是距今整整十七个年头之前的某一日啊!
想当年,彼时的我尚只是宫廷之中一名普普通通的编撰罢了。
平日里所承担之职,乃是对那些负责宫内当值太监们所记录下有关陛下日常生活种种细节之事加以梳理与整合。
说起来也真是凑巧得很呐!
许是因为那段时间里史官们休假休憩者众多,以至于人手紧缺吧。
故而,我便收到了来自管事太监的紧急通知,要我做好随时跟随陛下外出微服私访的一应准备工作。
闻此消息之后,我整个人瞬间变得慌乱无措起来,匆忙收拾起平日里惯用的笔墨纸砚以及其他一些需随身携带之物,怀着满心的惶恐与敬畏之情,乖乖地在事先约定好的地点静静等候着陛下的到来。
而此次随侍陛下一同出宫之人,除了那位前任大内总管王公公外,尚有陛下身边的执笔太监杨公公。
此外,静妃娘娘亦在其列,当然啦,自然少不了陛下他本人!
听到这里,吴晴不由得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些许诧异之色:“静妃娘娘?”
她似乎对此感到有些意外,仿佛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一般。
静妃娘娘这个名字,仿佛已经被岁月尘封许久,无人再轻易提及。
曾几何时,她可是陛下心尖儿上的人儿啊!
那时的她,风华绝代、倾国倾城,深受陛下的宠溺与厚爱。
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