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新任务(1 / 3)

这两天的吴晴可谓是焦头烂额,自从查抄了天香楼后,那些平日里八竿子打不着的王公大臣们,突然变得热情起来,纷纷想要上门拜访。

就连过年的时候,吴府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非凡。

因此,吴晴干脆直接不回家,不去京畿处,连监察科也懒得回去。

而是躲到了一个僻静的小院里,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

这个院子正是陈瑞林在京城的住所,不过一般人并不知晓它的存在。

于是乎,吴晴便带着巧珍和冷弃在这里落脚。

尽管陈瑞林的别院面积不算大,景色也比不上吴府那般优美,但身为富唯一继承人的他,哪怕只是临时居住的房子,也被修建得别具一格,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两天吴晴虽然没来,但可把陈瑞林累坏了。

他不得不频繁地往返于自己家、京畿处以及监察科之间。

无论是文件的传递还是其他琐事,都需要他亲自跑腿。

没办法,谁让他跑得快呢!

在这里,吴晴可以安静地给莫若写写信。

信里并没有具体的内容,他只是随心所欲地写下脑海中的想法,仿佛莫若正坐在他面前与他闲谈。

如今,他深感在京畿处的唯一优势便是通信变得极为便捷。

曾经需要耗费半月时间才能送达的信件,如今通过京畿处的加急,只需短短数日即可抵达。

自他归来后,他们的书信往来从未间断,毕竟京畿处的邮路实在太过便利。

这天上午,刚享受几日清闲时光的吴晴又被陈瑞林带到了监察科。

原因无它,一道圣旨已传至监察科,而吴晴必须亲自前往接旨。

待吴晴赶到时,杨公公早已恭候多时。

一番简洁而客气的官场寒暄过后,杨公公终于宣读完毕。

当他将圣旨递予吴晴之时,自己的手中也多出了一张银票。

圣旨的内容简洁明了,大致就是因近日朝中事务繁多,致使陛下心生烦闷,故欲借重阳佳节登高望远,以解心头之忧。

恰值高丽王国遣使来朝,遂邀其一同登峰。

此次高丽使团出访南国,乃是为感激南国于近期抵御西蛮之战中大获全胜。

高丽地理位置颇为特殊,若南国未能守御边关,如高丽这般小国恐早遭西蛮吞并。

是以,高丽不仅岁岁向南方纳贡,且时常遣人赴南国军营犒赏慰劳。

今次边关大捷,西蛮败退,且因缺衣少食,不得不撤兵筹备越冬粮草。

此时,无论南国边关抑或高丽,皆暂脱重压。

而吴晴的任务就是负责接待使团。

负责重阳当天的部分布防工作。

“为什么是我!”

吴晴一脸疑惑地看着杨公公,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不解。

“让我负责使团在京城的安全也就罢了,毕竟这使团涉及到外交事务,我负责内保工作也算说得过去。

但是,这京畿处什么时候开始负责接待了呢?怎么接待高丽使团的活儿,还能落到我的头上呢?”

吴晴继续抱怨道。

他觉得这实在是不合理,明明接待应该是礼部的职责范围,怎么会突然轮到自己来做呢?

杨公公听着吴晴的话,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但还是尽力解释道:“小吴大人,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陛下的意思是,既然您有礼部员外郎的官职在身,而且品级刚好符合,那就干脆由您一并处理了,免得再安排其他人,也算是节省人力物力。”

此时吴晴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礼部员外郎的官职。

而自己的月俸也确实的在拿着这个官职应有的银子,总不能光拿钱不干活吧。

虽然这样吴晴倒是乐在其中。

不过看来陛下不太愿意。

此时杨公公用只有吴晴能听见的声音说道:“等正式时候登高之时,会由京都守备司负责整个外围的布防。

金吾卫们负责贴身保护陛下。

所以实际上小吴大人,其实您只需要负责使团在京城里的安全就行。”

杨公公走后,吴晴坐在椅子上,捏着下巴思考着刚才杨公公说的话。

这时,朱伟上前说道:“大人,要不要安排一下人手?”

吴晴摇了摇头,回答道:“不用,现在距离他们到来还有一段时间,先不着急。”

说完,吴晴看向手中的圣旨,心里开始盘算着高丽使团到达的日期和他准备带的随行人员。

突然,吴晴抬起头,目光瞥向门口处。

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从监察科的资料室里走出来。

吴晴连忙站起身迎上去,笑着打招呼:“李兄!”

来者正是大理寺少卿,李云健。

李云健听到声音,转头看过来,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回应道:“原来小吴大人啊!”

李云健手中紧紧握着那份厚厚的卷宗,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一边走向吴晴,一边忍不住对她起牢骚:“你可真是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