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内
吕布知道刘基乃是刘辩钦奉的摄政王,所以将他安置在了尊位,而他自己没有坐到主位上,而是选择与刘基相对而坐,以表示刘基的尊贵。
刘基轻饮了几口茶,缓缓说道“吕将军!
方才孤来之时,虎贲中郎将李肃也从此地离开,可是来找吕将军的?”
吕布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不错,李中郎将与我乃是同乡,特来探望。”
刘基呵呵一笑“敢问将军,李肃可是带来一匹宝马相见,请将军杀丁原投董卓的?”
吕布闻言大惊“王上怎知!”
刘基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不过孤在此想要劝告吕将军,莫要听信李肃之言!
!”
吕布疑惑道“还请王上示下!”
刘基缓缓说道“董卓进京救驾此事不假,但是他拥兵自重,干涉皇家之事,便是不忠,挑唆将军弑主投敌,更是陷将军于不义,将军乃堂堂大丈夫,如若真的投靠董卓,岂不招致天下骂名?如此不忠不义之人,怎配将军投靠?”
吕布大怒“唉!
若非先生点明!
布恐立下大错,招致万人唾骂!
李肃误我啊!
!”
吕布虽然重利轻义,但是这时的吕布可是极为在乎颜面的。
刘基趁热打铁“陛下今日观战!
对将军的武艺极为欣赏!
陛下特命孤前来告知将军!
陛下准备封你为奉义将军,兼领温县侯!
不知将军可愿为陛下效命!
!”
吕布连忙跪下说道“承蒙陛下不弃!
我吕布愿为陛下效力!
!”
相比于宝马来说,官位更加吸引吕布,且不说直接将他一个主簿直接封为杂号将军,便是后面奉了他一个县侯,就比董卓赠马要强上百倍。
刘基连忙扶起了吕布“将军不必多礼,孤此番前来还要请将军为陛下做一件事。”
吕布起身道“不知陛下有何事?”
刘基附在吕布耳边缓缓说了几句,吕布大惊“啊?王上!
这……”
刘基摇了摇头“将军稍安勿躁!
想要救陛下!
只能按此计行事!
!”
吕布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吕布遵旨!
!”
刘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吕布,刘基返回皇宫向刘辩禀报“陛下真天人也!
李肃果然去游说吕布,劝他归顺董卓。”
刘辩心里暗道,三国演义没白读,刘辩身为一个穿越者,当然知道吕布反复无常,但刘辩认为,吕布头脑简单,没有城府,只要善加利用,定然不会出现诸如丁原与董卓之事。
刘辩对着刘基微微一笑“伯温此事做的很好!
通知手下严加准备!
!”
刘基躬身说道“遵旨!”
随后退出了皇宫。
丁原此刻正在查看并州的传来的情报,得知匈奴的蒙古部落领铁木真,带领十万大军南下,已经逼近了雁门关。
丁原正在思索,到底还要不要与董卓硬抗,冉闵虽然勇武过人,但是雁门关只有不到一万人马驻守,一旦雁门关有失,则并州不保。
这时,忽有一士卒跑了进来“主公!
细作探报!
董卓帐下虎贲中郎将李肃,带着一匹宝马前去拜见吕将军,二人相谈不到一个时辰后!
李肃只身离开了大营!
那匹宝马!
留在了吕将军的营中。”
丁原闻听此事,顿时眉头紧皱,吕布重利轻义他不是不知道,就是担心他日后反叛,才收他为义子,现在他很可能因为一个宝马而背叛自己,恰逢此时匈奴来犯,丁原萌生了退意。
丁原说道“立刻调集兵马!
控制住吕布!
还有张辽,侯成,宋宪,成廉,魏越,魏续六人,这都是吕布的亲信,吕布一旦反叛,这几人必会呼应!
!
下了他们的兵权!
等回到并州!
再做处置!
!”
士卒说道“诺!
!”
翌日
丁原带领麾下五万并州军,返回了并州,吕布以及一干亲信的兵符全部被收回,但是并没有下了他们的兵器。
董卓得知此事是欣喜若狂,虽然没等到吕布前来投奔,但是丁原没有了猛将坐镇,当然有利于董卓,董卓派遣雄阔海,邓羌,华雄三人带领一万西凉铁骑,前去劫杀丁原。
丁原的前军已经开始渡黄河赶往并州,丁原此刻正坐镇中军,忽然听到西南方向传来沉重的马蹄声。
众人顺势望去,现乃是西凉铁骑前来,众军顿时慌乱不止,丁原看着乱成一团的军队,连忙喝止“别乱!
这是董卓趁我们渡河之际前来攻打!
众军结成战斗队形!
将他们围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