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摆了摆手“此事已定!
你不必再劝!
不夺回下隽!
天下人皆以为我孙策可欺!
!
即刻集结兵马!
出兵下隽!
!”
朱升想要拦住孙策,却不料孙策根本不曾理会,直接走出了军帐,朱升边追便喊“主公!
主公三思啊!
!”
孙策不理会,集结了八千兵马,带领孙安,陆文龙,黄盖,以及受过杖刑的董袭,朱升也跟随孙策出征,前往了下隽,只留下了程普和凌操,以及四千多兵马固守两座城池。
过了大约日,孙策大军距离下隽已经不足五十里,斥候前来向孙策禀报“主公!
!”
孙策说道“如何?可曾探到是何人夺取了下隽!
!”
斥候说道“据小人探知!
乃是一伙儿无名山贼!
突袭下隽!
随后在第二日!
便被刘备麾下的冯胜剿灭!
!”
朱升皱眉说道“你是说!
现在下隽在刘备的手里!
?”
斥候回答道“正是!
!”
朱升连忙说道“主公!
定是刘备这个伪君子!
假扮山贼!
攻我城池!
随后又假惺惺的说什么夺下了下隽!
好名正言顺的夺取城池!
!”
孙策大怒“这个大耳贼!
我绝饶不了他!
!
全前进!
给我夺回下隽!
!”
朱升连忙说道“主公!
眼下再去夺回下隽已经于事无补!
我军兵马现不足万!
且又没有攻城器械!
而刘备在下隽必然布下重兵!
如此贸然前往!
必然是损兵折将!
还望主公三思!
暂且先退兵汉宁与曲江!
以此为根据!
趁刘备立足未稳!
先夺取桂阳!
再夺长沙为上啊!
!”
孙策知是好计,但骨子里的傲气,使他咽不下这口气“不!
我一定要去夺下下隽!
已经出兵至此!
难道要无功而返吗?”
朱升说道“可是主公!
!
………”
孙策摆了摆手“好了!
不必再劝!
我相信!
我江东儿郎!
定是所向披靡!
区区大耳贼,冯胜鼠辈,何足道哉。
全军即刻出!
!”
朱升见状也无可奈何,只得追随孙策一同赶往了下隽,过了一日,孙策等人来到了下隽城下。
孙策亲自赶到城下叫阵“大耳贼何在!
?大耳贼何在!
?”
过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冯胜以及杜如晦来到了城楼之上,杜如晦开口说道“孙策将军!
我家大王不在此处!
不知孙策将军所为何来啊!
?”
孙策喝道“少废话!
打开城门!
归还城池!
否则待我杀将进去!
定叫尔等!
片甲无回!
!”
杜如晦笑道“孙策将军此话好没由来啊!
此城是我军从贼寇手中夺回来的!
岂来归还一说!
?”
孙策怒道“分明是你们假冒山贼!
突袭我军城池!
尔等却又厚颜无耻的说成什么从贼寇手里抢回来的!
真真是无耻之极!
!”
杜如晦厉声喝到“孙伯符!
你说此话可有凭证!
?”
孙策一时语塞,城墙上的冯胜说道“孙策!
你听好了!
我军在此城尚有六千士卒!
你若执意要夺取城池!
我们也只好迎战了!
!”
孙策大怒,但随即抑制住了怒火,大喝一声“后退十里!
安营扎寨!
!”
在孙策一声令下,所有士卒开始撤退,扎好营盘后,孙策命人砍伐树木,趁夜打造云梯。
翌日,孙策将连夜赶制出的五十架云梯拿出,派出士卒,开始强攻下隽,冯胜早就做好了准备,双方战事一触即。
孙策的士卒果然骁勇善战,面对城上密如雨点般的箭矢,众人没有丝毫惧意,纷纷向前冲杀。
冯胜也不是庸才,指挥士卒,游刃有余的做好防御状态,双方激战三日,互有损伤,双方折损加起来将近六千余人。
孙策本想再度进攻,但是奈何粮草已尽,孙策不得不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