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医者,救人心!(2 / 2)

。针法只能解一时之困,若你不改心境,终将再犯。”

那天骄当即闭关十年,归来时心境圆满,修为更进一步,终成一方大能。

此后他常对弟子言:

“我半生修行,唯有一次真正得师,那便是医圣之针。”

.........

还有一次,萧凡路过一座凡俗小城。

城中有一孩童,自出生便双目失明。

父母跪遍名医无果,已心灰意冷。

萧凡走过时,轻轻揉了揉那孩童的眼睛,塞入一枚小小的药籽。

“好好养着。”

数月后,孩童双眼复明,还能看见常人所不能见的灵光。

后人皆称此子为“医圣弟子”,但萧凡却早已远去,不留名,不收徒。

随着萧凡游历四方,越来越多的“医圣传说”在黄界流传。

“南荒瘴气,因医圣一汤而散。”

“东海毒雾,被医圣一灯净化。”

“北境寒疾,因医圣一树而愈。”

“合体天骄,因医圣一针而安。”

“盲眼孩童,因医圣一籽而明。”

........

传说越来越多,真假早已无人分辨。

凡人敬他如神明,每逢祭日,都会在自家门口摆上茶水,以表感念。

修士则暗暗忌惮,皆知此人从未动手杀过谁,但却能废去任何敌人——因为他医道入心,能治人,也能废人。

“红尘医”的名字,已经成了黄界最强大的威慑。

帝族不敢再试探。

宗门也不敢挑衅。

魔道反倒开始主动避让,生怕沾染因果。

渐渐地,整个黄界都安宁下来。

大战骤减,杀戮渐少,百姓生活渐渐富足。

人们都知道,那是因为——

有一位医圣,有位红尘医正在黄界游历。

然而,萧凡却并不以为意。

他依旧是一身素衣,一顶草笠,提着旧旧药篓。

有人问他:“红尘医,你为何不立宗门,不留传承?你若愿意,整个黄界都将奉你为主。”

萧凡只是笑笑:

“医者,何须门庭?

“我所传者,不是术,而是心。”

“若世间有人愿救人,便是我的传承。”

这一句话,震撼无数修士。

无数年后,黄界再谈“医道”,都要提到这一句:

“医者,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