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底的酸涩是怎么都压不住,恐怕她们此生只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留在他乡了。
“而匈奴的习俗是,父亲去世了,儿子可以娶父亲的其他妻子,兄弟去世后,弟弟娶兄嫂。“
”这对于受儒家思想颇深的汉人女子来说,是一种煎熬,在汉朝人看来,这样的行为有违人伦。“
“这些和亲公主保持两国的和平,无疑是伟大的,但对于她们个人的生活感受,恐怕也是不太开心的。”
“而王昭君,远嫁匈奴,和呼韩邪单于生活了三年,就失去了她的丈夫。“
”由于游牧民族是收继婚制,她向汉朝上书请求回归,但汉成帝勒令她从胡俗,于是王昭君便嫁给了自己的继子。”
“又过去了十一年,这位继任的单于离世,她又嫁给了新上任的单于,即上任丈夫的弟弟,又没过多久,便去世了,享年三十六岁。”
“在王昭君短短的三十多年人生里,在匈奴的生活就占了一半,或许是因为胡俗或许是想念家乡,又或者其他,所以才早早离世吧!”
“不过,昭君出塞的确为匈奴和汉朝的和平维持了几十年的时间,促进了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后世仍然有不少人铭记她,还有石像纪念呢。”
听到这样的叙述,小乔和王昭君眼眸含泪,不论何时,女子总能共情到女子。
而作为当事人的王昭君自然更为难过,原来她终身都没有回到大汉,不过,她没想过后人会记得她,但两地的百姓因她而和平,这也是好事!
林可立即就拿了纸巾给她们,恨不能亲自上手,但面对大美女,有点害羞,大汉当时,比起匈奴来说,并不算弱,但还是没有同意王昭君的请求!
林可想到这就觉得悲哀,继婚制这种习俗,莫说是封建社会,就算是如今,大概也没几个人能接受吧!!
她叹息道:“关于和亲公主,咱们放另外讲吧,但希望各位当皇帝的老祖宗,能在她们期盼回家的时候,考虑再三,谁会喜欢远离故土呢?!!”
“而且,其中有许多位公主,其实并不是出自皇帝的女儿,而是宗室女子,不论如何,真将和平交给女子,你们还要男儿去作战做什么!!!”
听见林可的话,王昭君和小乔有点感动,同时又有些羡慕,相比起她们的时代,如今待的地方,女子一定更为自由吧!!
此时的直播间内,评论接连不断:
曹·老板·操:这么漂亮一女子,怎么就落到那匈奴人手里!!
征北大将军Judy:看来还得是咱大明,不割地赔款,又没和亲公主!!
大唐李二凤:你家有叫门天子朱祁镇,土木堡之变,瓦剌留学生!!
大明朱八八:谁家没个败家子啊,总好过汉唐的和亲结盟,两宋的岁币纳贡吧!!
大汉刘猪猪: ?? ? ???你家夺门之变!冤杀于谦!!!
大明朱瞻基:………
大宋赵匡胤:坑了五十万万军,坑弟弟\/坑儿子,再坑臣子!
征北大将军Judy:他娘的,是不是和咱过不去了!谁家没个败家子啊!咱大明的硬气可不是说说而已!是一场一场仗打出来的!!
始皇祖龙:…这架非吵不可吗?用女子就能止戈,又何必再掀起战乱呢!?
……
此刻,其他时空的皇帝才有些汗颜,出于大局考虑,用一个女子止去战乱,免去不必要的牺牲,又是划算的。
唯一对不起的,就是那些女子,她们赔上了一生也没能回家。
但如今,天下人皆知,他们在外的形象恐怕都是薄情寡义的了,罢了,既然维系了十几年的和平,接回来也未尝不可。
最为关键的是,后世之人更同情女子,万一给什么,就得不偿失了!
他们又不是得偏爱的龙凤猪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