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旺,跟外头的邪气杠上了。接着呢,汗水就开始哗哗流,好像身体里有个自动喷水系统在不停工作,试图通过出汗来散热。但你可别高兴太早,以为这是免费桑拿,这可是身体在跟你报警呢!”
弟子笑得前俯后仰:“师父,您这比喻太逗了,我这会儿感觉自己都能闻到烤肉味儿了!”
仙师也跟着笑了起来:“不止像烤肉,还有眼睛疼呢!阳明经络过眼睛,邪气一闹腾,眼睛就像被辣椒水溅到一样,火辣辣地疼,连眨个眼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扯到伤口。再加上鼻子干得像沙漠,呼吸都费劲,晚上睡觉更是别想安宁了,翻来覆去就像床上长了刺,根本躺不住。”
弟子捂着肚子笑:“师父,您这一番描述,我感觉伤寒这家伙简直就是个调皮捣蛋鬼,专门挑咱们身体里的软柿子捏!”
仙师点头:“没错,伤寒这家伙狡猾得很,但它也有克星。咱们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知道了它躲在阳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比如,用点清热的药材,给身体降降温;再来点滋阴润燥的,让鼻子和眼睛不那么难受;还有啊,调理一下脾胃,毕竟阳明经跟脾胃关系紧密,脾胃好了,正气足了,伤寒自然就没那么嚣张了。”
“当然了,这只是治疗伤寒传入阳明的一种思路,具体还得看病人的体质、年龄、病程长短等等,每个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治疗也得因人而异,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
一位弟子满脸好奇,仿佛即将踏上一场未知的旅程,而张仲景仙师则悠然自得,手持羽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弟子兴奋地问张仲景仙师:师父!我一直有个大大的疑问,就像心里藏了个未解之谜,那个伤寒啊,它到底是怎么溜达到少阳那地界的呢?
张仲景仙师微笑着,轻摇羽扇道:哈哈,好问题!你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中医界的“十万个为什么”。不过别怕,今天咱们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少阳探险”,保证让你满载而归,还不用买机票!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中医里的“伤寒”,可不是普通的感冒哦,它是外邪入侵,跟咱们身体玩起了“躲猫猫”。现在,说到少阳,那可是个关键位置,就像城市里的交通枢纽,一旦这里出问题,全身都得跟着受影响。
弟子疑惑地问道:那,少阳到底在哪呢?是不是藏在身体的某个秘密角落?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道:嘿,你这问题问得,好像少阳是个藏宝图上的x标记。其实啊,少阳在中医里指的是肝胆经络及其相关的脏腑功能。它不像你口袋里的巧克力,一伸手就能摸到,但它确实存在,而且作用大着呢!
张仲景仙师比划着,仿佛在空中描绘出一幅人体经络图。
张仲景仙师继续说:好,现在咱们说重点,怎么知道伤寒这家伙跑到少阳了呢?秘诀就在于“脉诊”。想象一下,你是个超级侦探,而脉象就是你手中的线索。当你摸到“尺寸俱弦”的脉象时,恭喜你,你已经锁定了“少阳受病”的嫌疑人!
弟子好奇地问:尺寸俱弦?听起来像是古琴上的两个音阶,怎么跟生病扯上关系了?
张仲景仙师大笑道:哈哈,你这联想力,不去写小说可惜了!这里的“尺寸”,其实是指寸口脉的寸部和尺部,弦脉呢,就像摸到一根紧绷的琴弦,既细又长,还有点弹性。这种脉象告诉你,少阳经络里的气血不顺畅,就像交通堵塞,得赶紧疏通!
弟子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如此!那“当三四日发”又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伤寒要在少阳这里住上几天才搞破坏?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又继续说:对头!伤寒这家伙可不是急性子,它喜欢慢慢来,三四天是它酝酿大计划的时间。这时候,少阳经络周围的“胁络”和“耳”就会首当其冲,出现胸胁痛、耳聋等症状。想象一下,少阳经络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伤寒就是路上的大货车,一堵,周边的居民区(胁络、耳朵)就遭殃了。
弟子笑地满地打滚:这比喻太形象了!那师父,既然找到了“罪犯”,咱们怎么把它赶跑呢?
张仲景仙师也神秘一笑:这就得用到中医的“汗法”了。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意思是在病还没深入脏腑之前,就给它来个“温柔的一击”。就像你在路上看到小偷刚准备动手,赶紧大声一喝,吓得他落荒而逃。对于少阳病,只要它还没深入到肝胆脏腑,咱们就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比如喝点桂枝汤或者小柴胡汤,让这些汤药像勇士一样,帮助身体把外邪通过汗液排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