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瘦子被风一吹,差点儿没站稳,你再让他去吐,那不是雪上加霜嘛!”
小弟子笑得前俯后仰:“哈哈,这比喻太形象了!那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吐剂呢?”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这就得说到‘胸上诸实’了。比如说啊,有人胸口堵得慌,像是有块大石头压着,疼得直哼哼,吃饭也没胃口,还总想让人帮忙揉揉,结果一揉,嘿,嘴里还开始冒酸水、流口水,拉肚子拉得稀里哗啦的,脉摸起来还涩涩的,寸口脉呢,又微微有点滑。这时候,就该轮到吐剂上场了!吐完之后啊,你会发现,拉肚子也神奇的好了,是不是很神奇?”
小弟子一脸崇拜地说:“哇塞,中医真是太高深莫测了!那‘宿食在上脘’又是啥意思?也得吐吗?”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一脸认真地说:“没错,‘宿食在上脘’就是说,你昨天晚上的夜宵吃太多,没消化,全堵在胃上面了。这时候,你会觉得胃胀得难受,就像肚子里装了个气球,时不时还想打嗝,打出一股酸臭味儿。这时候,吐剂就是你的救星啦!吐完之后,那叫一个神清气爽,仿佛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小弟子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么说来,吐剂就像是身体的‘清洁工’,专门清理那些不该留在体内的垃圾啊!”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正是如此!不过啊,小徒切记,虽然吐剂在某些情况下能发挥奇效,但也不能滥用。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用错了方法,可是会适得其反的哦!”
话说有一天,咱们的小弟子,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子,眨巴着大眼睛问:“师父啊,我还想知道动气这玩意儿到底有哪些症状呢?感觉它好像挺神秘的。”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求知欲还挺旺盛嘛,于是捋了捋长长的白胡子,笑眯眯地说:“动气啊,那可是个调皮鬼,它要是跑右边去了,你可千万别想着用泻药来对付它,不然的话,嘿嘿,你的津液可就要枯竭啦!到时候,你会觉得喉咙干得跟沙漠似的,鼻子也干得能冒烟,头还晕乎乎的,心里跟揣了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小弟子一听,瞪大了眼睛:“啊?这么严重啊!那要是动气跑到左边去了呢?”
张仲景仙师继续慢悠悠地说:“左边啊,那更不得了!你要是还想着泻,嘿嘿,你的肚子可就遭殃了,会感觉里面跟被绳子勒住似的,紧绷绷的,吃饭喝水都成问题,动气还会更嚣张地在你肚子里捣乱。到时候,你就算发烧了,躺床上也只想蜷成一团,跟只小刺猬似的。”
小弟子挠挠头:“那动气跑到上面去了呢?”
张仲景仙师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上面啊,那更是不能下!你要是下了,嘿嘿,你的手掌心就会热得像被火烧似的,身上呢,却又冷得跟冰块一样,热汗还哗哗地流,你到时候肯定想抱着水龙头猛灌一通。”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师父,那动气跑到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会胀得跟个大皮球似的,突然站起来还会觉得天旋地转,吃点东西就得往厕所跑,拉出来的还都是没消化的谷子,心里还堵得慌,跟吃了个秤砣似的。”
小弟子听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师父,那咽中闭寒又是啥情况啊?”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咽中闭寒啊,那也是个难缠的家伙!你要是还想着泻,嘿嘿,你就会感觉上半身轻飘飘的,下半身却重得跟座山似的,喝水都咽不下去,躺床上还是只想蜷成一团,身上疼得跟被针扎似的,拉肚子拉得你怀疑人生,一天跑几十趟厕所都不是梦!”
小弟子听完,一脸惊恐:“师父,这动气也太可怕了吧!那我们怎么对付它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对付动气啊,那可不能硬来,得用智慧!你得先了解它的脾气,知道它喜欢啥,不喜欢啥,然后顺着它来,别跟它硬碰硬。就像你跟小伙伴吵架一样,你得先冷静下来,好好沟通,而不是一上来就动手动脚的,对吧?”
小弟子点了点头:“师父,我明白了!那我们要怎么顺着动气来呢?”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嗯,这个嘛,就得看你的医术和修为啦!你得学会用草药来调和它,让它感受到你的善意,然后它就会乖乖地听话啦!不过啊,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得靠你慢慢琢磨,慢慢领悟。”
小弟子挠了挠头,一脸困惑:“哎呀呀,这中医的学问可真是深似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