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种身体微微有点寒,但又不是很重,能出汗但又不太多的人。这样的人喝了桂枝汤,就像春天里的一缕阳光,暖洋洋的,整个人都舒服极了。”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仙师啊,那要是有人喘得厉害,能不能给他桂枝汤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道:“喘得厉害的人啊,那可得小心了。桂枝汤虽然能解表,但治喘可不是它的专长。不过呢,咱们可以变通一下,给桂枝汤加点料,比如厚朴和杏仁,这俩家伙可是治喘的高手。厚朴啊,就像个大力士,能把胸中的痰浊给推出去;杏仁呢,就像个小喇叭,能把肺里的痰液给稀释掉,让它们顺利地排出去。这样一来,桂枝汤就变成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喘效果杠杠的。”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哇,仙师,你这变魔术呢?桂枝汤还能这么玩?”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中医啊,讲究的就是个辩证施治,因人而异。同一种病,不同的人,用的方子可能就不一样。所以啊,你得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医高手。”
说到这里,张仲景仙师突然话锋一转,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但是啊,我得提醒你,桂枝汤可不是随便喝的。要是有人喝了桂枝汤后吐了,那可就得小心了。因为呕吐啊,往往是身体在抗议,说明这个方子不对症。要是吐得厉害,还可能会吐脓血呢!所以啊,咱们开方子,一定得小心谨慎,可不能马虎大意。”
有一天,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好奇地问:“仙师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发汗之后呢,汗就止不住地流,还特别怕风,小便也费劲,四肢还僵硬得跟木头似的,伸都伸不直,这该咋整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家伙问题还不少呢,但仙师就是仙师,面带微笑,慢悠悠地说:“哦,你问的这个啊,此乃太阳病发汗太过,伤了阳气所致。这时候呢,就得用桂枝加附子汤来救场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桂枝加附子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那仙师,这方子是怎么配的呢?”
仙师捋了捋胡子,开始娓娓道来:“桂枝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啦),记得哦,这桂枝可是个宝贝,它能温通经脉,散寒解表,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能把身体里的寒气都赶走。芍药三两(也是15克),芍药呢,它可是个温柔的姑娘,能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就像给身体涂上一层滋润的护肤品。甘草二两(10克),甘草嘛,大家都知道,是个和事佬,能调和药性,还能补脾益气,就像团队里的粘合剂。生姜三两(15克),生姜可是个暖男,能温中止呕,散寒解表,就像给身体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大枣十二枚(这个嘛,大约就是60克啦),大枣可是个滋补佳品,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就像给身体补充能量的小电池。最后呢,还有附子一枚(大约是5克,记得要炮去皮破八片哦),附子可是个猛将,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就像给身体注入一针强心剂。”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好像在看一场精彩的武侠小说一样:“哇塞,这方子里的药材个个都是高手啊!那仙师,这些药材是怎么煮的呢?”
仙师笑了笑,继续讲解:“很简单啦,把这六味药材都放到锅里,加上七升水(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400毫升啦),然后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煮到只剩下三升汤药(大约600毫升)就好啦。记得哦,煮的时候要不停搅拌,别让药材糊底了。煮好之后呢,把药渣倒掉,只剩下汤药,然后分成三份,每次温服一份,一天喝三次就好啦。”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好像已经闻到了汤药的香味:“那仙师,喝这汤药有啥讲究吗?”
仙师点了点头:“当然有啦。喝完药之后呢,要盖上被子捂一会儿,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像给身体做一次桑拿一样。但是哦,出汗可不能太多,不能像水流漓那样,不然病可就好不了啦。如果喝了一次药就出汗了,病也好了,那就不用喝剩下的药了。如果不出汗呢,就再按前面的方法喝。如果还不出汗呢,那就缩短喝药的时间间隔,半天之内把三次药都喝完。如果病情比较重呢,那就一天一夜之内喝完一剂药,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喝了一剂药病情还没好呢,那就继续喝,直到病情好转为止。但是哦,喝药期间可是要忌口的哦,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都不能吃哦,不然会影响药效的。”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