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四十九)(1 / 2)

话说这天,小弟子皱着眉头,一脸迷茫地跑到张仲景仙师跟前。他挠着脑袋,那模样就像脑袋里有一群小蜜蜂在嗡嗡乱撞,嘴里嘟囔着:“仙师呀,仙师!我最近研究医书,看到‘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这段话,这都是啥意思呀?还有针对这种情况得用啥方剂呀?我感觉我的脑子都要被这些问题搅成一团乱麻啦,您快给我讲讲呗,不然我这小脑袋瓜子都要炸开咯!”

张仲景仙师一听,忍不住乐了,他笑着摸摸自己那长长的、透着智慧光芒的胡子,慢悠悠地说:“小弟子呀,你问的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呐。‘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简单来说呢,就是病人又呕吐,脉象还很虚弱,小便频繁而且量多,身体有点发热,手脚还冰凉。出现这种情况呀,治疗起来可有点棘手,不过呢,咱们有四逆汤可以试试。”

小弟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像夜空中突然闪烁的星星,迫不及待地说:“哇,四逆汤听起来好厉害!仙师,快给我讲讲这四逆汤到底咋配呀?我已经准备好小本本,要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啦!”

张仲景仙师点点头,开始详细介绍:“这四逆汤的配方里有四味药材。首先是人参,需要二两;甘草二两,注意哦,这里的甘草得是炙过的;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要把皮去掉,然后切成八片。”

“小弟子呀,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是5克。这么算下来,人参二两就是10克,炙甘草二两也是10克,干姜一两半就是7.5克,附子一枚呢,你就按照一般大小的附子准备,大概也是那么个量,把它去皮切成八片就行。”

小弟子挠挠头,脸上写满了好奇,问道:“仙师,这几味药材都有啥神奇的作用呀?为啥它们凑到一块就能对付这些复杂的症状呢?”

张仲景仙师兴致勃勃地讲起来:“先说说这人 参。人参呀,就好比咱们身体的‘能量充电宝’。你想啊,病人又呕吐又有各种症状,身体那不得虚弱得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呀?人参这时候就派上大用场啦,它能给身体快速‘充电’,补充元气。”

“这就好比手机快没电了,插上充电宝就能继续活力满满地工作。人参能让身体的正气恢复一些,有了正气,身体才有力量去和疾病作斗争呀。而且人参对脾胃也特别好,脾胃就像身体里负责消化吸收的‘大厨师’,老是呕吐会把‘大厨师’累坏的,人参能帮着‘大厨师’恢复元气,让它能更好地工作,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营养,输送到身体各个角落。”

“再讲讲炙甘草。炙甘草在这个方剂里就像个超级‘和事佬’。你看,人参、干姜、附子,它们各有各的脾气和作用,就像几个性格不同的小伙伴。炙甘草就像那个特别会调节气氛、让大家和谐相处的好朋友,它能把其他药材的药性调和得恰到好处。”

“而且炙甘草本身也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的作用。它能帮着人参一起补脾胃,让脾胃这个‘大厨师’工作起来更顺溜。就好比给‘大厨师’找了个得力的小助手,两个人一起干活,效率更高啦!”

“接着说说干姜。干姜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小火炉’,能给身体带来温暖。你想,病人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说明身体里的阳气不足,就像冬天没有暖气一样冷飕飕的。干姜这‘小火炉’一点着,就能把阳气给补起来,让身体暖和起来。”

“它还能温中止呕,呕吐不就是胃在‘闹脾气’嘛,干姜就像个温柔的安抚者,轻轻地给胃‘揉一揉’,说:‘胃呀,别闹啦,安静下来吧。’这么一安抚,胃舒服了,呕吐自然也就缓解啦。”

“最后说说附子。附子可是散寒的‘猛将’!它能驱散身体里的寒邪,就像勇猛的战士拿着武器去和敌人战斗。病人身体里有寒邪,导致各种不舒服,附子就冲上去,把寒邪打得落花流水。”

“不过附子这味药有点厉害过头啦,它的毒性也不小,所以得炮制一下,把皮去掉,切成片,这样既能发挥它的药效,又能减少毒性。就好比给这员猛将戴上了‘安全帽’,让它能更安全地为我们效力。”

小弟子兴奋地说:“哇,原来这些药材都这么厉害呀!仙师,那这四逆汤咋煮呢?我可得好好学一学。”

张仲景仙师说:“把这四味药材准备好后,加上三升水。这三升水啊,差不多就是6斤水,也不算轻呢。然后开始煮,一直煮到剩下一升二合。这一升二合换算一下,大概就是1.2升,把药渣去掉,剩下的药汁再分成两份,温服就行啦。要是身体强壮的人呢,可以加大附子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