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五十八)(1 / 2)

这天,小弟子那小脸皱得像个包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火急火燎地冲到张仲景仙师跟前。他双手抱拳,可怜巴巴地说道:“仙师呀,仙师!您快救救我这小脑袋吧!最近我碰到好多病人,又是呕,又是吐涎沫,还喊着心痛,我这是完全没了头绪,感觉自己就像在黑暗里瞎摸。您快给我支支招,到底啥方剂能治这病呀?再这样下去,我得被这些问题折磨成‘小老头’啦!”

张仲景仙师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拍拍小弟子的肩膀,笑着说:“小弟子呀,别急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讲。这看病就像破案,得仔细琢磨各种线索。对于这种又呕又吐涎沫还心痛的情况呢,这里面可有不少门道。”

“你看哈,病人出现呕、吐涎沫,这就好比身体里有个‘小麻烦制造机’,在不停地捣乱。呕呢,就是胃里的东西不听话,往上跑;吐涎沫呢,就是嘴里不停地冒出那种黏黏的、像口水一样的东西,这说明身体里的水液代谢有点乱套啦。而心痛呢,心脏突然疼起来,就像心脏在喊‘我不舒服啦’!这几个症状凑在一起,可不能小看。”

“但是呢,光看这些症状还不够,咱们还得看看脉象这个关键线索。如果腹痛发作还有规律,这时候摸脉,发现脉象反而是洪大的。这脉象就像身体给咱们发的‘秘密信号’,洪大的脉象一般表示体内有热,或者有邪气在捣乱,而且邪气还挺嚣张。结合前面那些症状,综合判断呀,这多半是肚子里有虫在作怪啦!”

小弟子听得眼睛瞪得像铜铃,好奇地问:“仙师,为啥有虫会出现这些症状呀?这虫在肚子里到底干了啥‘坏事’?还有这洪大的脉象咋就能跟有虫联系起来呢?我真是想不明白。”

“嘿嘿,这蛔虫在肚子里可不安分,就像一群调皮的‘熊孩子’。它们在肠胃里到处乱窜、乱咬,把肠胃的正常秩序搅得一塌糊涂。这就会刺激肠胃,让肠胃‘抗议’,于是就出现了呕、吐涎沫的症状。而且它们捣乱的时候,还可能影响到周围的气血运行,气血堵在心脏附近,心脏就会‘抗议’,出现心痛的症状啦。”

“那脉象为啥会洪大呢?这是因为这些蛔虫在肚子里捣乱,身体就像拉起了‘警戒线’,调动了身体里的正气去和这些‘小坏蛋’斗争。正邪一交战,身体里的气血就开始活跃起来啦,脉象也就变得洪大。就好比两支军队打仗,动静一大,脉象这个‘信号器’就把这情况给暴露出来咯。”

小弟子恍然大悟,说:“哇,原来是这样啊!仙师,那您说的这个甘草粉蜜汤到底咋个治法呢?快给我讲讲呗。”

“这甘草粉蜜汤的药材可不多,就三味,但每一味都有它的大作用。首先是甘草,这甘草在古代药方里可是个‘明星选手’。现在咱们按一两换算成 5 克来算,这里要用二两,也就是 10 克。”

“甘草就像中药界的‘和事佬’,它有着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好多功能。在这个方剂里呀,它能缓和药性,让其他药材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好比一场比赛里,有个公平公正的‘裁判’,保证游戏规则顺利执行。而且甘草还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能缓解病人因为蛔虫捣乱引起的腹痛,给疼痛的肠胃一点‘安慰’。”

“还有这个白粉,其实就是铅粉啦,古代人常用它来入药。这里要用一两,也就是 5 克。别看它剂量不大,作用可不小。铅粉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它能像个‘杀虫剂’,钻进肚子里,把那些调皮的蛔虫给‘收拾’了。不过铅粉这东西有毒性,所以用量得控制得很精准,不能多也不能少,不然容易出问题。”

“最后就是蜜,要用四两,大概换算下来是 200 克。这蜜在中药里也是个好东西,甜甜的味道大家都喜欢。它能补中益气、润燥解毒。在这个方子中,蜜一方面能缓和铅粉的毒性,就像给铅粉这个‘烈性子’戴上了‘紧箍咒’,让它既能好好发挥杀虫作用,又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另一方面,蜜还能增加方剂的黏稠度,让药物更好地附着在肠胃里,提高药效。同时,蜜的甜味还能让这个药变得好喝一点,毕竟再苦的药,加了蜜,都能让病人容易接受些,就像给苦药披上了一层‘甜蜜外套’。”

“制配这个甘草粉蜜汤也不难,就像做一道特别的美食。首先,准备好三升水,这水就像一个‘大舞台’,所有药材都要在里面‘表演’。把这甘草丢进去,开小火慢慢煮。煮到什么程度呢?等到水只剩下二升的时候,这第一步就完成啦。就像做饭的时候,把多余的水分煮掉一些,让味道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