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十三)(1 / 2)

话说在那中医的神秘江湖里,有个小弟子,眨巴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满脸疑惑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小弟子挠挠头,像个遇到难题的孩子,问道:“仙师呀,我一直琢磨不透,要是人得了霍乱,好了之后呢,又出现头痛、发热,浑身还疼得难受,这该用啥药方子治呀?”

张仲景仙师一听,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心里想着这小弟子还挺爱钻研。他捋了捋那长长的胡须,慢悠悠地说道:“小弟子啊,这情况得分两种来说。要是发热比较厉害,还老想喝水的,那就用五苓散来对付;要是怕冷比较严重,不想喝水的,就得靠理中丸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更大了,赶紧追问道:“仙师,这五苓散和理中丸到底是啥宝贝呀?咋个配法,里面的药材都有啥能耐呢?”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说道:“先给你讲讲这五苓散吧。你听好咯,五苓散的配方是这样的:猪苓十八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泽泻一两六铢。这里呢,古代一两换算成现在就是5克。那半两就是2.5克啦。铢呢,一两等于24铢,这么算下来,猪苓、白术、茯苓各是3.75克,泽泻是8克。”

小弟子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算着,嘴里还念叨着:“3.75克,8克……”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这猪苓啊,就像个小小的水利工程师,它擅长利水渗湿。你想啊,人体就像一个大水池子,要是里面水湿太多,到处乱流,猪苓就能把这些多余的水湿引导到该去的地方,排出去。白术呢,可是个健脾祛湿的高手。它就像给脾胃这个小工厂加了把劲,让脾胃能更好地工作,把身体里的湿气运化掉。茯苓也是利水渗湿的一把好手,同时还能健脾宁心。它和猪苓、白术搭配起来,就像三个好兄弟,一起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赶跑。”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问:“仙师,那桂枝和泽泻又有啥用呀?”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桂枝啊,它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就好比给身体里的阳气开了条通畅的路,让阳气能顺利地运行到各个地方。而且呀,它还能帮助身体微微出汗,把邪气给带出去。泽泻呢,它的利水作用可强啦,能把那些多余的水湿快速地排出去,就像给身体装了个小水泵,把积水抽走。这五味药凑到一块儿,捣成散剂。怎么吃呢?用米汤送服,一次吃差不多一个小勺子那么多,一天吃三次。吃完之后呢,要多喝点温热的水,让身体微微出汗,病就好啦。而且啊,要像照顾生病的小宝宝一样细心护理,这就是服用的方法。”

小弟子恍然大悟,说道:“哇,原来五苓散里的药材都这么厉害呀。那仙师,理中丸又是咋回事呢?”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说道:“这理中丸的配方是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白术三两。换算成现在的重量,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各是15克。这人参可是个宝贝,它能大补元气,就像给身体注入一股超强的能量,让人精神抖擞。而且还能补脾益肺,增强脾胃和肺的功能。干姜呢,它性热,能温中散寒。就好比给脾胃这个小房子里生了个小火炉,把脾胃里的寒气都给赶走。甘草能调和诸药,它就像个和事佬,让方子里的药材们都能好好配合,发挥最大的作用。白术刚才说过啦,能健脾祛湿,在这里呢,也是帮助脾胃恢复正常工作。”

小弟子好奇地问:“仙师,这理中丸和五苓散的做法不一样吧?”

张仲景仙师点点头,说道:“对呀。这四味药呢,先捣成粉末,然后用蜂蜜和成药丸,大小像鸡蛋黄那么大。吃的时候呢,用几勺开水把一丸药化开,研碎了温着喝。白天喝三次,晚上喝两次。要是吃了之后,肚子里还没感觉到暖和,那就可以加到三四丸。”

小弟子又问:“仙师,为啥发热想喝水就得用五苓散,怕冷不想喝水就得用理中丸呢?这和中医理论有啥关系呀?”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释道:“小弟子啊,这就得说到中医里的阴阳寒热理论啦。发热想喝水,说明身体里热比较多,水湿代谢出现了问题。五苓散里的药材能利水渗湿,把多余的水湿排出去,同时桂枝还能助阳化气,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水液代谢。就好比身体里有一团火,还有一滩水,五苓散能把水疏导好,让火也能正常燃烧。而怕冷不想喝水呢,说明身体里寒比较重,脾胃虚寒。理中丸里的干姜能温中散寒,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和甘草健脾,一起把脾胃的阳气补起来,把寒气赶走。

小弟子挠挠头,继续问道:“仙师,您说这霍乱之后出现的这些症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