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里,张仲景仙师的药庐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小弟子正忙着整理药柜,突然像是被什么问题绊住了脚,放下手中的活儿,一溜烟跑到正专注研究医书的张仲景仙师面前。
小弟子挠挠头,满脸疑惑地问:“仙师啊,我最近遇到个事儿,实在是想不明白。有些病人呢,身上发热,可脚却冰凉冰凉的,脖子还硬邦邦的,转都转不动。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您快给我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医书,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小弟子坐下,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你问的这个呀,可是个挺复杂的病症。病者要是出现身热足寒,脖子僵硬得厉害,还怕冷,时不时脑袋发热,脸和眼睛都红通通的,就光脑袋在那儿晃悠,突然嘴巴紧闭,后背还向后反弓着,这就是痉病啦。”
小弟子眼睛睁得老大,像听天书一样,赶忙追问:“仙师,这痉病听起来咋这么奇怪呢?为啥会这样啊?”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这就得从咱们中医的理论说起啦。咱都知道,人体就像一个小宇宙,各个部分都得和谐运转,要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病就找上门来咯。就拿这身热足寒来说吧,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阳气就像个小火炉,能给全身带来温暖。可要是这个小火炉的火出问题了,不能均匀地把热送到全身,就会出现上半身热,下半身寒的情况。这就好比家里烧暖气,管道堵住了,有的屋子热,有的屋子冷。”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仙师,那为啥脖子会硬邦邦的,还怕冷呢?”
张仲景仙师拿起桌上的毛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人体经络图,指着图说:“你看啊,咱们脖子这儿,有好多重要的经络通过,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负责运输气血。当人体受到外邪入侵,比如风寒湿这些坏家伙,就会像路障一样,堵住经络这条高速公路,气血运行不畅,脖子就会变得僵硬。至于怕冷嘛,就是因为人体的阳气被这些外邪压制住了,阳气不足,自然就觉得冷啦。”
小弟子又问:“那脑袋发热,脸和眼睛红又是咋回事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解释道:“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被堵住后,没办法正常往下走,就只能往上冲。这一冲啊,脑袋就热起来了,脸和眼睛也跟着变红,就像水坝拦住了水,水就会越积越高,最后漫出来一样。”
小弟子接着问:“仙师,那光脑袋晃悠,嘴巴紧闭,后背反弓又是咋搞的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说:“这是因为痉病发作的时候,人体的筋脉失去了正常的滋养。咱们的筋脉就像橡皮筋,得有足够的气血来滋养它,才能伸缩自如。现在气血不畅,筋脉就像橡皮筋失去了弹性,变得僵硬,不受控制,所以就会出现脑袋晃悠、嘴巴紧闭、后背反弓这些奇怪的动作。”
小弟子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仙师,这病该咋治呢?”
张仲景仙师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说:“这治疗啊,可不能乱来。要是一见病人发热,就想着用发汗的法子,那可就麻烦大了。本来病人体内就有寒湿之邪,再一发汗,体表的阳气就更虚了。就好比本来家里就有贼,你还把大门打开,那贼不就更嚣张了嘛。阳气一虚,病人就会更怕冷。”
小弟子着急地问:“那咋办呀?仙师。”
张仲景仙师摆摆手,继续说道:“发完汗之后呢,咱们还得观察病人的脉象。这脉象啊,就像人体健康的天气预报。要是脉象变得像蛇爬行一样,弯弯绕绕,不顺畅,这时候要是突然脉象变得长大有力,那就说明病快要好了。为啥呢?就好比打仗,之前一直处于劣势,突然我方士气大振,开始反攻了,这就是好兆头啊。”
小弟子好奇地问:“那要是脉象还是老样子,或者变得伏弦,又咋说呢?”
张仲景仙师皱了皱眉头,说:“要是脉象还是老样子,或者变得伏弦,那就说明病还没好。这就好比敌人还很顽固,咱们还得继续努力战斗。伏弦脉就像是敌人隐藏得很深,还在暗暗发力,随时准备反扑,所以咱们得小心应对,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除了发汗不能随便用,还有啥要注意的吗?”
张仲景仙师想了想,说:“治疗痉病啊,还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比如说,有的病人身体比较虚弱,那在用药的时候就得小心,不能用太猛的药,得像哄小孩一样,慢慢调理。要是病人身体壮实一些,用药的力度就可以稍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