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一个阳光懒洋洋洒在医馆院子的日子里,小弟子耷拉着脑袋,一脸纠结地走到张仲景仙师跟前。为啥这么愁眉苦脸呢?原来这小弟子啊,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满脑子都在琢磨“痉病,手足厥冷,发热间作”这到底是咋回事,还有该用啥方子治,想得脑壳都快疼了,所以赶紧来向仙师求救。
小弟子可怜巴巴地望着仙师,说:“仙师啊,您快救救我吧!我想知道‘痉病,手足厥冷,发热间作’这是啥情况,到底该咋治呀?我都快想破脑袋啦!”
张仲景仙师放下手里正在研究的医书,笑着摸了摸胡子,说:“孩子,别急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讲。咱先说说这痉病,这痉病啊,就好比身体的肌肉和筋脉突然闹起了脾气,变得特别紧张,硬邦邦的,不受控制,就像被什么东西给紧紧拉住了一样,人就会出现抽搐啊,身体强直这些症状。”
小弟子挠挠头,问:“仙师,那手足厥冷又是咋回事呢?为啥手和脚会冷呢?”
仙师耐心地解释道:“这手足厥冷啊,就是手和脚冰凉冰凉的。你想啊,人体就像一个温暖的小房子,里面的阳气就像房子里的小火炉,给各个角落带来温暖。可要是阳气不足,或者阳气被堵住了,到不了手脚这些‘小角落’,手脚就会觉得冷啦,就好比小火炉的火不够旺,房子的角落就暖和不起来。”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发热间作又是啥意思呀?一会儿热一会儿不热的,好奇怪。”
仙师哈哈一笑,说:“这发热间作呢,就是一会儿发热,一会儿又不热了,反复这样。这是因为身体里正邪在打架呢,正气和邪气你来我往,正气占上风的时候,人就发热,邪气占上风的时候,热就退下去了,所以就出现了这种一会儿热一会儿不热的情况。就像两个人在拔河,一会儿这边占优势,一会儿那边占优势。”
小弟子恍然大悟,接着问:“仙师,您刚刚还说唇青目陷,脉沉弦,这又是啥意思呢?”
仙师说:“唇青就是嘴唇颜色发青,这说明身体里有寒邪,寒邪把气血都给冻住了,气血运行不畅,嘴唇就发青啦。目陷呢,就是眼睛有点凹陷下去,这是因为身体里的津液啊,被邪气折腾得损耗了不少,就像地里的水被晒干了,土地就会有点凹陷一样。脉沉弦呢,就是把脉的时候,感觉脉搏跳得比较深沉,而且像琴弦一样紧绷着,这提示邪气已经深入到身体里面去了,而且是那种比较厉害的邪气。”
小弟子着急地问:“仙师,那这么复杂的病,到底该咋治呀?”
仙师笑着说:“别急,遇到这种情况啊,就用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主之。咱来看看这方子的门道。”
仙师一边说,一边拿起笔开始写:“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当归四两,细辛一两,附子一枚(炮),人参二两,干姜一两半,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这里面啊,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就是5克,那桂枝三两就是15克,芍药三两也是15克,甘草二两(炙过的)就是10克,当归四两是20克,细辛一两5克,附子一枚(炮过的,炮附子能降低毒性,增强温阳作用),人参二两10克,干姜一两半7.5克,生姜三两切成片是15克,大枣十二枚劈开。”
小弟子看着这些药材,好奇地问:“仙师,这些药材都有啥用呀?”
仙师开始一一讲解:“先说说这桂枝,桂枝就像一个开路的先锋官,能把身体里被寒邪堵住的道路给打通,让阳气能顺畅地通行。它还能调和营卫,啥叫调和营卫呢?这营卫啊,就好比身体的两支队伍,营气负责营养身体,卫气负责保卫身体,桂枝能让这两支队伍配合得更好,就像两个好搭档,一起守护我们的身体。”
“芍药呢,它可是个贴心的小助手,能和桂枝相互配合。桂枝把阳气往外散,芍药就把阴液往里收,它们俩一散一收,让身体里的阴阳达到平衡。而且芍药还能缓解肌肉的紧张,你想啊,痉病的时候肌肉不是硬邦邦的嘛,芍药就能像给肌肉做按摩一样,让肌肉放松下来。”
“甘草这味药啊,就像个和事佬,在这个方子里面负责调和各种药材的药性。这么多药材一起工作,就像一个大团队,难免会有脾气不对付的时候,甘草就出来协调大家,让大家能和谐地一起发挥作用。而且甘草本身也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能给身体补充点能量。”
“当归呢,它就像个补血的小能手,能让身体里的血液充足起来。你想啊,身体被邪气折腾得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