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忘了(2 / 4)

那株枯草的生机。

这或许就是“归元”

的真意——不是摧毁,而是归其本源,无论是草木的生机,还是人体内的气息。

远处传来马蹄声,几个穿着同样虎皮袄的汉子出现在雪坡上。

壮汉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冲出去:“大哥!

这里有个会妖术的小道士!”

陈玄迅合上剑匣,墨玉的光芒隐去,那缕气流也缩回体内。

他望着雪坡上越来越近的人影,握紧了剑匣——看来这昆仑雪顶,不是久留之地。

他最后看了眼那株在寒风中摇曳的小黄花,转身钻进茫茫风雪里。

天地虽已倾覆,但生机从未断绝,只是藏在了更细微的地方,等着被人重新现。

而他,或许就是那个寻找生机的人。

第二章青萍之末

渭水南岸的官道上,陈玄正帮着老周修补马车。

他用草绳把断裂的车轴捆紧,指尖沾着的桐油散出刺鼻的气味——这是他离开昆仑三个月来,找到的第一份活计。

“小玄子,你这手艺可比镇上的铁匠还好。”

老周叼着旱烟袋,看着他用几块碎木片垫平车轮,“要不是亲眼见你从昆仑山上下来,我真当你是学过木工的。”

陈玄笑了笑,没接话。

他现在的力气比从前大了不少,玄铁剑匣里的墨玉每天都会溢出一缕气流,顺着经脉流转时,连带着手脚都变得灵活。

只是这气流越来越弱,就像快要耗尽的油灯。

“前面就是长安城了。”

老周望着远处的城楼,“听说城里最近不太平,有个叫‘血手堂’的帮派,专抢从西边来的商队。”

陈玄的动作顿了顿。

他这三个月一路向东,除了想远离昆仑,也是听说长安城里藏着些上古遗迹的传闻。

师父曾说,天地初开时的“归元之气”

藏在九州龙脉深处,而长安正是龙脉汇聚之地。

夜幕降临时,他们在城外的破庙里落脚。

老周取出干粮,忽然压低声音:“小玄子,你看那伙人。”

庙门旁站着五个汉子,腰间都别着弯刀,刀鞘上嵌着血红的掌印——正是老周说的血手堂。

其中一个独眼龙正盯着他们的马车,眼神像狼崽般贪婪。

“他们盯上咱们了。”

老周的声音颤,“车上拉的是给太守大人送的药材,要是被抢了,我这条老命也保不住。”

陈玄摸了摸藏在怀里的剑匣。

这三个月来,他试过无数次想再次打开剑匣,却怎么也摸不对纹路。

墨玉的光芒只有在昆仑雪顶那次自动亮起过,之后便再无动静,仿佛那次只是偶然。

子夜时分,破庙里响起鼾声。

陈玄靠着柱子假寐,耳尖却捕捉到草席摩擦的细微声响——那五个汉子正猫着腰摸进来,弯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独眼龙的刀最先劈向老周,陈玄猛地甩出手里的木柴,正打在他的手腕上。

弯刀脱手飞出,插进房梁里。

“点子扎手!”

独眼龙低喝一声,其余四人立刻围上来。

陈玄拉着老周退到墙角,脑子里飞运转。

没有墨玉的气流相助,他的力气只比常人稍大,硬拼肯定不行。

他瞥见墙角堆着的药材,忽然想起药铺老板说过,有些药材混在一起会热。

“老周,把硫磺和硝石扔过来!”

老周虽然不解,还是照做了。

陈玄接住布袋,猛地撒向冲在最前面的汉子。

那人的刀砍在药粉上,火星顿时溅起,药粉遇火瞬间燃起蓝焰,吓得他连连后退。

混乱中,独眼龙抄起地上的木棍砸来。

陈玄侧身躲闪,却被另一个汉子踹中腰侧,踉跄着撞翻了药箱。

当归、黄芪、枸杞撒了一地,其中还混着几颗晶莹的珠子——那是老周说的“夜明珠”

,要献给太守的贡品。

夜明珠滚到陈玄脚边,月光透过破庙的屋顶照在珠子上,折射出奇异的光晕。

就在这时,他怀里的剑匣突然烫,上次在昆仑感受到的气流再次涌出,顺着经脉游走时,竟带着淡淡的药香。

陈玄忽然明白过来。

墨玉的归元之气并非凭空产生,而是能吸收周围的生机——刚才那些药材里的草木之气,此刻正通过夜明珠的光晕被剑匣吸收。

“归元……归其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