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前的姑娘眉眼清秀,虽脸色苍白,却难掩骨子里的灵气,尤其是那双眼睛,像极了他记忆中故人的模样。
“你就是沈编修的女儿,沈清辞?”
他问。
沈清辞点头,从袖中取出密函,双手递给他:“家父临终前,让我将此函亲手交给侯爷。
他说,这里面的东西,关系到朝中大局。”
萧渡接过密函,入手微沉。
他没有立刻拆开,而是将密函收进怀中,看着沈清辞道:“你父亲的事,我已知晓。
你放心,有我在,没人能伤你分毫。”
沈清辞抬眸,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
那里面没有丝毫轻视,只有坚定的承诺。
她悬了一路的心,在这一刻,终于稍稍放下。
乌篷船在江面上缓缓行驶,窗外的雪景如画。
沈清辞看着萧渡的侧脸,忽然想起父亲曾说过的话——镇北侯萧渡,少年成名,战功赫赫,是朝中难得的忠臣良将,也是唯一能护住她的人。
只是她不知道,这场寒江渡雪的相遇,不仅是命运的安排,更是一场纠缠一生的缘分的开始。
第二章金陵侯府深
乌篷船抵达金陵渡口时,雪已经停了。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积雪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萧渡雇了一辆马车,将沈清辞安置在车厢里,自己则骑马跟在一旁。
马车行驶在金陵的街道上,沈清辞撩开车帘一角,好奇地打量着这座繁华的都城。
与苏州的温婉不同,金陵作为都城,更多了几分大气与威严。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往来如梭,叫卖声此起彼伏。
只是在这繁华之下,沈清辞总觉得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暗流。
马车最终停在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前,朱红的大门上挂着一块鎏金匾额,上面写着“镇北侯府”
四个大字。
门口的侍卫见了萧渡,纷纷躬身行礼。
“进去吧。”
萧渡扶着沈清辞下车,“在侯府里,你暂时是安全的。”
沈清辞跟着萧渡走进侯府,穿过几重庭院,眼前的景象让她有些惊讶。
侯府的庭院并不像她想象中那般奢华,反而处处透着几分素雅。
院子里种着几株红梅,雪后初晴,红梅绽放,美得惊心动魄。
“这里是‘听雪院’,你暂且住在这里。”
萧渡指着一座精致的院落说,“院里有丫鬟伺候你的起居,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她们。”
一个名叫晚晴的丫鬟走上前来,恭敬地对沈清辞行了一礼:“姑娘,我是晚晴,以后由我照顾您的生活。”
沈清辞点点头,对晚晴温和地笑了笑:“麻烦你了。”
萧渡又叮嘱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他还有很多事要处理,沈清辞的到来,无疑给原本就复杂的朝局又添了变数,他必须尽快查清密函中的内容,以及吏部尚书为何要抓沈清辞。
听雪院的陈设简单却雅致,正屋里摆着一张梨花木桌,窗边放着一张软榻,榻上铺着厚厚的锦垫。
晚晴给沈清辞倒了杯热茶,又端来一些点心:“姑娘,您一路辛苦了,先歇歇吧。
我去给您准备热水,您泡个澡,暖暖身子。”
沈清辞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
她看着晚晴忙碌的身影,心中泛起一丝暖意。
自从父亲去世后,她一直孤身一人,小心翼翼地活着,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暂时安身的地方。
只是,这份安稳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晚,沈清辞正在房间里看书,忽然听到院墙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
她心中一紧,起身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撩开窗帘一角。
只见几个黑影在院墙外徘徊,似乎在窥探着什么。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沉,看来,即使到了侯府,她也没能真正摆脱危险。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晚晴端着一碗姜汤走进来:“姑娘,天这么冷,喝点姜汤暖暖身子吧。”
沈清辞赶紧放下窗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谢谢你,晚晴。”
晚晴将姜汤递给沈清辞,眼神中带着几分担忧:“姑娘,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这几天,我总觉得您好像有什么话想说。”
沈清辞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刚才看到的景象。
她知道,晚晴只是一个普通的丫鬟,告诉她这些,只会让她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