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李至反应最快,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李昉和寇准也表示臣自然不能贪生怕死。
于是宋皇后就从娘家部曲中调了一百人,又带着南宫护卫一百,带着几人骑马去了曹门。
临走之前,宋琪建议,尊开宝皇后为皇太后。
这是她十一年前就该有的名分,无人有异议。
于是赵德泽上表,众臣再一次叩拜,宋太后端坐受礼,徽号事宜再议。
鉴于永国公主也要跟着一起去,有人建议也加封她为长公主。赵邦媛自然不会招人恨,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
开玩笑,我上头五个姐姐呢!而且赵德泽还没有正式登基,裹什么乱。
开始李至等人看到宋太后飞身上马,一阵吃惊。万没有想到,宋太后久居深宫,居然还是这样英武。
寇准倒是十分平静。因为他夫人也是骑马好手。
只是想到这样的人本该过着尊贵和美的日子,却青年守寡熬了十一年,至今还要殚精竭虑。即使是他这样有偏见的人也不由微微叹息。
军马风驰电掣,奔跑在开封大街上,早已经知道如今天变了的京城百姓无不禁闭门户,只有开封府在组织厢军举火照明。
反而是曹门外,局势虽然一片紧张,但是对面不大的营寨内却是进退有度,邦媛这个没怎么学过兵法的人都看出点门道来。
曹门位于开封城墙东壁偏北处,因直通古代曹州(今山东曹县)而得名。宋太后在吊桥外勒马,自有人去通报,守将亲自出来迎接。
邦媛一看,守城的居然还是一位熟人,洛阳人康保裔。他看到宋皇后还不认识,见到了邦媛马上就明白了能让永国公主陪侍在侧的贵人是谁,赶紧跪下道:“臣参见开宝皇后,皇后殿下千岁。”
李昉眉头一皱,直接训斥道:“糊涂,本官还未宣旨呢!如今嗣君已尊太祖正室皇后宋氏为皇太后,尔不可再用旧称。”
“是是,下官糊涂。皇太后恕罪,臣参见皇太后。”康保裔更加知道风水轮流转了,想到宋太后养出的女儿如此体恤百姓,想来儿子也是不差的。
待入城门,只见内匾上为“迓祥”二字。月城一座,有门三重,北南二水门,以通曹州。当然现在这个局势,两个水门都压了石锁水排,中间大门也禁闭着。
康保裔本要请宋太后先去城楼观望,不料宋太后却道:“开城门,去告诉李继隆吾来了,是他来见我,还是吾去军营?”
康保裔大惊失色,李昉也道:“娘娘,万万不可冒险,您亲自来这里,若是李继隆还得罪进尺,那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纵然拼着大宋元气有伤,也留不得了。”
李昉毕竟还是有水平的,知道宋皇后此来是一大原因想消弭兵祸,保存有生力量。可问题是,皇帝的母亲万一被人抓到军营里去,李继隆再提出什么条件来,朝廷就真的面子里子丢光了,谁也赌不起。
同时,他也深深疑惑。李继隆少年老成。就算真有点儿别样心思,又怎么会拥兵自重,这不是自绝于国朝吗?
宋太后这次没再说什么,只道:“尚书说的是,如果他不来,也没什么好说的,请代国公和鲁国公讨逆吧。”
没错,这才是她走这一趟的主要原因。宋太后深知,作为朝廷中最能打的两个实权派将领,潘美和曹彬的态度对于朝廷的稳定也很重要。他们今天肯奉赵德泽为主,主要还是考虑到国家传承和自身家族命脉。
但如果上来就对同样优秀的领军大将李继隆动手。就算是李继隆迟疑在先,也说不定会使他们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宋太后不是赵匡胤,没有那个实力杯酒释兵权。她更不是赵炅,阴谋诡计打压挑拨,那只会损失国家的战斗力。
宋太后自己说的,女人有女人的优势。她以皇太后之尊亲自到曹门来,已经展示了最大的诚意。如果对方还坚持让她入军营。那潘美等人就算只有一分为臣之道,也不可能再对李继隆抱有同情了。
毕竟,她可不是小符后。
当然,宋太后对赵德泽说的话也不全是在安慰儿子,李继隆她还是了解的,他竟然敢只带三五百人在城门外建立营寨,必然有打算。这人虽勇猛,却不是一个莽夫。只是为何如此矛盾,她也无法想明白。
要知道李继隆有今天大半都是自己奋斗的,开宝年间年,李继隆被被任命为果州、阆州监军兼巡检。随后派到邵州(今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