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273章 人头(1 / 2)

耶律斜轸说的轻松,可他送去的东西直接让易州府衙改建的大营哭骂之声不绝于耳。

文人自是引经据典,哀嚎痛哭。武臣则是用上最不干净的言语骂耶律家近亲女性。

也不怪他们如此,谁让耶律斜轸送来的是两颗人头一封书信。

巧了,这两个人大部分都认识,分别是梁郡王赵德恭和宿将崔翰。

崔翰是大名府守臣尹继伦副手,兼任知府,而赵德恭则是邦媛叔父赵廷美的嫡长子,赵滋登基之后,把他们孤儿寡母接了过来,这两年孩子刚长大一点儿,给排了差事,也就是在河北一带探访民情,记录一些不法,也是倒霉正好在河间府一带走访,就被卖了。

按说,他这种晋之宗室皇帝的亲堂弟,原本是可以当做战争筹码的,耶律斜轸接把人手机送过来,一方面是想表达对赵宋的蔑视,意思是你们的郡王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二也是在报复邦媛当年树立契丹京观之行为。

你不是比狠吗?我比你更狠。

如果再能让赵宋内部,尤其是易州这个小型据点对邦媛产生不满,那就更划算了。

还真巧了,这些人竟然真的不是同仇敌忾,共同要求斩了契丹人使者。而是隐隐约约有些抱怨之意。有个走马就道:“早知如此,贵主何必去招惹那些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好在多年辛苦也不是全无收获,邦媛尚未开口,彭惟年就呵斥道:“你这是什么话?贵主今年才多大?契丹人侵略我中原,难道是她出生之后才开始的吗?蛮夷残暴是从孔圣人开始就有的。本官虽然素来崇尚以和为贵,但如今已经不能和了,尔等是想投降不成。”

那人因为他已经被邦媛罢官,也不很怕他这个前知州,道:“我倒是不想投降,但阁下只给这周城里一个砲车,在座的谁也不是韩信白起。如何破敌?”

冯拯见状,一震身上的红袍,骂道:“便是条件再艰苦,难道就不守城了吗?你要是有这等心思,这就随契丹人走吧。”

那人终究也是惧怕,因为肉眼可见,几个女官虽然不说话,但刀都握得很紧。何况他自己是怕死,但更怕连累在开封的家人。只得出来向邦媛叩首认罪。

说实话,邦媛当然很恶心。这种行为。但为了巩固城防,他已经采取了严厉的守城措施,杀了一批人,再杀下去就要人心动荡了。所以他也不得不小小惩罚后揭过。然后对来人道:“林特,你一介汉奸,看来也没混出王继忠那样的名堂,耶律斜,真敢让你来见我,就没打算让你活着回去。”

原来,这人正是当年在白马县投了契丹人的降臣林特。他当然知道邦媛说的不错,但现在更是破罐子破摔道:“我本是江南李煜的臣子,他败亡后归你宋国,你宋国无能,被契丹欺负到头上,我又做了降臣又如何?就是你堂堂长公主,不也是一个后蜀降妃生的?”

这就是人身攻击了,不说杨八妹等人忍不了,就是一些文官本来还在犹豫,现在都被他激的高声喝骂。

邦媛倒是不废话,道:“本想让你再给耶律斜轸送个信,但你既然这样找死,只好成全你了,来人,拖出去砍了。”

邦媛帐下多有百战之士。这种事情自然是。令行禁止。此人投降三个国家后,最终落得一个被推下辕门斩首的下场。

但是,当年协助她在白马县大胜的杜公作为著作郎退休后一直跟着长公主混,不由道:“为主,何必跟这等随风倒的小人计较?此人怕死。若是肯。给他一些甜头儿。未必不能问点儿东西出来。”

邦媛冷笑,道:“杜公,本公主代替官家在守在这里,那是守河北之民心。若是指望给林特这等汉奸松个口子,那城里城外这些人可都活泛了。有些事情必须从根子上就杜绝了,比如说现在既然已经这个情况,大宋和契丹就是不死不休,没有中间摇摆的余地。而且此人既然被耶律斜轸派来,那就没打算让他回去,我刚才说那话,也不过是不坠了气势而已。”

这话无论文臣武将都是认同的。现在孤城一座,若是让这等汉奸看准机会,那真是要出事儿的。岂不知邦媛心里还有一层原因,就是那个走马你多什么嘴呀,竟然真告诉他:易州城现在就一架炮车,这要命的信息,要是出去了。她就只能殉国了。

李黛此时出来道:“殿下,我们现在要做长久的守城打算,那么城防加固是一回事,尽量拖延住耶律斜轸也是一回事,若你有什么言语或者办法,妾身愿做使者。”

这下众人都有些侧目了。要知道,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