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278章 分赃不均(1 / 2)

别人不知道,荆嗣作为李继隆的副将,自然知道,但眼下他要说公主不好救,梅询回去就敢写奏疏,他只能道:“你们看出来前面这片树林,里面起码得有万人,咱们就五六百人探查部队,如何进的去?需得回邢州(今邢台)禀告节度,不然我们暴露了,只会加剧贵主危险!”

他这话有点危言耸听,但大体还是对的,种世衡却道:“荆统制,你固然比我等有见识,可李节度远在邯郸之南,距离此六百里呢,一路上又都是伪军,怎么过来?”

这扎心的大实话说的荆嗣枣红大脸红上加红,道:“种小郎君,那你让我们怎么办,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就是邢州我们也是拿的何其艰难,失了根本,拿什么来救贵主?”

这里需要说明,李继隆也好荆嗣也好都没想搞什么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实在是萧太后这一手太狠,直接在河北地区以汉制汉,占领地区第一年不收税了,这年头,人民识字率又不高,也没什么家国认同感,可不就被契丹人笼络住了?一开始他们都慌了,还是李继隆稳得住说,“萧绰人杰也,可总不能有三头六臂,契丹部族复杂,她管的住耶律氏和萧氏未必管的住别人,本镇算准十日不到必生祸端。”

他想的非常正确,削错的时候不可能深入基层来,那么大面积河北囤积的财富,怎么可能不让契丹贵人眼红,虽然在萧绰的计划里,把宋人赶到江南去之后,早晚有办法让你们吐出来,但吐出来和明抢还是不同的。而且肖戳就算知道底下的一些情况。碍于这年头的执行力,她也没办法。

于是河北大地,抢劫成风,掳掠少女,个别残暴的挑着婴儿头玩的都有,这个时候,不少人都怀念起宋朝王室来,毕竟除了王全兵这种不当人的东西,大部分宋朝正规军还是有底线的多。

李继隆知道大城镇肯定拼不过的,于是就广泛利用河北籍士卒在邢州散布消息,说是古代赵国人首都就在旁边,大量赵国贵人都把陪葬品带到了墓地里,契丹人已经搜刮的差不多,你言竟然真的上当,开始挖人祖坟。这下终于忍不住,有人给李继隆当了带路党。行舟就这么出其不意的被他光复,以此作为据点向北打探。

而耶律休哥听说之后也没有太吃惊,那是两次击败自己的大宋首席将军,一点本事都没有自己才会受不了,他在燕京尚书台对着已经华发生的萧绰道:“皇太后,此次大军进出,大契丹占尽便宜,而所得之宋土,皆能为我大军提供粮草。按说不再存在退兵之顾虑。那么接下来你就应该考虑这些汉地应该如何划分了。”

萧绰不乐,她毕生都希望把镔铁之国建设成为大唐那样万邦来朝的汉文明上国,刚才到了哪里,你们就要把投下军州那一套再重新搞回来吗?她道:“这有什么好商量的,今年的赋税免了,明年还是要收的,到时候就按各部族出兵来激励儿郎。”

休哥也有点生气,道:“太后,你知道臣说的不是这个,各部落这次号召您的出兵,几乎算是家底尽出了。您却吝啬赏赐他们奴仆子女。这让他们如何信服,如何继续为主上效力?”

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萧绰站起,五十左右的她一身护袖,短帽之下怒容尽显,道:“大于越,你是忘了曾经对先帝的誓言,准备背叛我们母子吗?”

休哥是景宗耶律贤的托孤大臣。

想起这个英明却身体奇差劲儿的堂兄弟,休哥叹气,政治立场又让他不可能轻易让步,只是拱手说道:“皇太后不必说这样的话,按照我契丹风俗,大于越可以做的事情多了。但臣自问这10年来侍奉太后与主上,放弃了很多,如今大好局面在那里,我被人拱着,不得不出来说这句话,难道太后也让臣之面子一点儿也没有吗?”

这倒也是实话,萧绰因此才为难,她想推行汉化改革,可问题是,汉化必须要有绝对集中的权威,而权威他又必须要靠。满足各大部落的需求来维系。契丹广袤的国土,注定了他不可能像大宋一样在军事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可是那样一来,她的汉化改革注定失败,草原民族若无法在旱地上脱胎换骨,等待他们的必然是被新的统治者打出来。熟读经史的萧绰之道,耶律修哥自然也知道,所以他看这位女主沉默,主动退了一步,“太后听臣一句,先不要把话说死,只说咱们前两次进攻都错在这个赵宋长公主手里。这次就以拿下她的人头为止,到时候再论功勋,各个部族都吃过他的亏,一定会同意的。”

萧绰也知道她暂时还离不开休哥,只好软了口气,道:“皇叔也确实不容易。朕不能不给你这个面子,那就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