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没错的,但贺令图铁了心,开始还耐心的跟杨五郎讲道理,后来发现讲不过,也着实对杨业官职始终压了他一头,心里有气,竟然直接戳人伤疤,道:“杨令公如此谨慎,贺某不敢苟同,在此只跟五郎君立个誓言,就算我不幸落入敌手,也绝不会苟且偷生的。”
杨延德瞬间变了脸色,张口欲骂,却实在说不出有脸的话来。
因为贺令图这明显是有所指的,说的就是原本被选为驸马,结果在徐河之战中不幸被俘虏的杨延辉。说实话,大将难免阵前亡。当时辽军打了个突袭战,你身为荫官武将,被俘虏并不奇怪,甚至也不丢人,陈瑶思不也有过被俘虏的经历吗?但谁也没见,因此别人就嘲笑他。
反而,人家都夸赞,陈郎君虽是文人,却在俘虏营中受尽虐待,绝不改结,真乃铮铮铁骨的伪丈夫。
但杨延辉的问题在于,萧太后为了恶心赵宋皇室,非把他要招为驸马。虽说杨延辉也没有明着投降。更没有接受辽国任何官职,可是你都在辽国上京住着大房子,和人家公主过起日子来总是事实,这性质都完全变了。前两年。契丹方面没少拿这个嘲笑成国长公主殿下,听说最近连孩子都有了。
对此,杨业也不含糊,早已召集宗族开了祠堂,宣布把这个儿子逐出家谱。佘赛花就算人后哭的眼睛都肿了,面儿上也没有反驳一句。
整个杨家也深以此为耻。杨八妹有事没事儿就要捎带这位同母兄长几句,但问题是,你当着人家的面儿说,可就有点儿伤人了。只是这事儿杨家养子不教本就是理亏,所以杨延德也只好闷闷不乐的回去,禀告父亲道:“贺家老小子言语不逊,而且狂妄自大,他若一意孤行,石太尉只怕也指挥不动他。但是代王殿下乃是兵马副元帅,河北总管,爹爹看是不是让七郎去拜见大王,她乃是有眼光的人,一定会阻止他的。”
杨业这般经历的人,脸上都不由露出羞惭之色,道:“不可,七郎是个急性子。这段时间八妹又跟在大王身边,她要是知道了贺使君这般说法,定然要去代州找他麻烦,到时候敌军还没打,我军先内讧,我杨家岂不是罪上加罪?”
杨淮橘的能力和她公主伴读的身份,让她在代王这里地位超然,不仅是半个节度使,而且掌握着前线最精锐的兵马,所以杨五郎尽管这两年和这个妹妹公事上接触颇多,觉得他不会如此不顾大局,也不敢赌这个万一,犹豫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看她开门揖盗,要不儿子写信给郡主,让他面见大娘娘陈述厉害,官家的话不信,贺使君敢不听?”
杨业冷冷看了他一眼,道:“你虽娶了郡主为妻,更应该知道避嫌。咱们在外边,但前段时间汴京城内太后教训官家的事情谁不知道,这个时候你还敢往里掺和?”
杨延德委屈至极,他的妻子是燕国大长公主之女,现任官家的表妹仁寿郡主高婉灵,一向在官家和大王那里受到礼遇,但他本人可是结结实实从班级做起,从未依靠妻子的关系加官进爵,这为了公事也不行吗?
何况说来说去。杨业和贺令图没有同属关系。能直接调动他的只有官家和代王。大是大非面前,若是过度避嫌,反而耽误了国事。
但这话杨五郎他不敢说呀。自从杨延辉的事儿一出。忠君爱国这事儿简直就成了杨业心中的执念。
北汉灭亡,他投降宋国,尚且可以说是回归中原正统。但家国若是再反复,就是挑战他做人的底线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总是以极为严苛的道德要求来约束自己和家人。老七为什么跑到河北边境上去?还不是因为在京中和人打擂台结了梁子,我不跑过去投奔妹妹,只怕要被杨业打死。
但杨五郎想到大局,还是再劝,道:“爹爹万不能因为避让贺使君就让局势崩坏,那才是辜负了大宋,辜负了您这身官位,也辜负了云中子民。爹爹若怕八妹冲动,咱们不提贺使君言语上的无礼也就罢了,只说他的战略与您不和,请代王做决断。”
这话说的直了些,而且贺令图的脾气摆在那里,杨五郎铩羽而归,他非跟别人吹嘘不可。到时候就算是杨五郎不说。八妹也能知道。但杨业也知道自己儿子说的有道理。这件事情终究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他于是道:“不可为父亲自去见贺将军,到底同僚一场。他若实在不答应,你去让延平(杨大郎)带兵在飞狐一代劫杀,到时候人也没了,大不了就他回去告状。”
这办法说起来不算太高。但是问题在于,兵贵神速,人家期待人掐准了时间来算几何领图。并且,贺令图为了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