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374章 加码(1 / 2)

邦媛定了定,然后看李继隆没有表态,方直接道:“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生于无,故开之。节度,请留下您这些年的厢军和老卒,带着精兵去河北,守雄州,北临飞狐,西靠太行,至于后来的事,千里之外,将军自为之。”

李继隆尚未表态,李继和居然直接站起来了,这位被哥哥姐姐寄予厚望的家族的麒麟子,历经宫变后老老实实当过书记官,做过县令,最后从事间谍的将门青年,看着比自己还小五岁的邦媛,顿觉荒诞。

幽闭的南宫里,怎么养出了这等怪物。本来你在河北主持局面,未经请示跑到河东来,就已经动摇了朝廷中枢,更重要的是官家本人对你的信任。好在还有个袁继忠突然去世的说法,现在你强留下我哥不算,还要把他派到河北去,越过中央直接指派大将。就算国战在即,你这也是最少一个僭越之罪。

更重要的是,你们赵家人什么德行我们都清楚,你哥那里你是一个僭越之罪,我哥这里说不定就是谋反了。就算你对我李氏有恩,也不能这么坑人吧。

话他虽没有说出口,但坐在旁边的两个人哪个不是人精,谁又能想不明白这一层呢?但李继和惊恐的发现。他哥一直没表态。

半晌李继隆才问:“河北尹继伦。杨淮橘,乃至郡主等均不相统属,臣若往,大王何以叫他们都听我的?”

要知道李继隆从赵炅时期开始单独带兵。现在的正式职务是两镇节度使,因为河北的特殊地形,更是手下更是配备了最强骑兵,而且他的属地不属于邦媛可以调查的范围,如果他直接拒绝代王,是拿他没有任何办法的。

但李继隆说了,邦媛就知道她赌赢了。

李继隆大好人生蹉跎了10年,他不可能没有怨气。名将的眼光和锐利他意识到这次机会的千载难逢,他已经下注了,就算要求他增加赌本,他也舍不得离开赌桌。

邦媛笑了,做出一系列安排。

此时早晚已经有凉风,河东多山,更加明显,等着的人都开始天南海北的胡扯开来,比较有文化的就开始讲高欢在不远的玉壁大战宇文泰,唐太宗在雀鼠谷打崩宋金刚。没太有文化的则说太原都是丁字路口不好走但豆腐好吃。就连一向寡言的任守中都说了一下河东地理。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更多的就是说汾水到峨眉金台那一块,大王曾经提过一次,因为泥沙淤积,天要下雨,总是会冲垮河道,所以这里的村镇经常几十年就会被淹没。郡县官可以在税收上做手脚,但是我等从军,若是不小心,就会被地理限制住。”

石孝孙也接口道:“是,我家老头子当年逼我读兵书也说过,其实都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书生之见,有的时候别说是那种山崩海啸的场面,就算是普普通通遇上一条大河。都有可能是决定好几万人生死的事情,更遑论胜败。不过人都知你日常都是做秘密任务的,没想到也这么喜欢读书啊。”

他乃天皇贵胄出身,从来就不太尊重身边的内侍女官,但一来,这不是现在心都长在人家那女官出身的寇洁清身上。二是他当年被小姨粗暴带到河北去之后,用鞭子教会他怎么好好和人说话。这几年生死下来,不光是和陈尧咨建立了超越阶层的革命战友情,对任守中也客气了很多,人家可是好几次把他从死神边儿里拽回来的

因为见识了任守中那形如鬼魅的身手,他才对这位内侍多了一份敬重。

任守中看了一位这少爷,万幸他还有点儿谱,没把自己执行的是啥任务说出来,因此只是淡淡的转移了一句话题,“臣是河东人,当年大军把我们带到东京去的时候,沿途不少老人提起过,不过后来他们也都不在了。”

这话说的,大家瞬间就尴尬了,再也没人东拉西扯了。

说到底,大家现在都是大宋集团的利益获得者,但大宋在这片土地上是有血债的。哪怕现在同换了同样对赵家不太满意的王宏来过来。也是有点儿张不开这个嘴,他爹还参与了这次攻城拔寨呢。

不过任守中早就不在乎了,罪魁祸首早已经死在自己侍奉的主上手里,那几个急先锋也被他秘密处置了,自己的余生都应该好好侍奉大王,她让谁死谁就该死,这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不过石孝孙本性确实不坏,任守中,只是想结束这个话题,没想让他难堪。眼看这孩子真要哭了,他任守中难得心软,想安慰两句。却见刘娥走出来,对他说:“任都知,你过来一下。我这边代王府随行人员的秋衣数量对不太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