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史书有载,宋邢侯韩华,本名犯帝之讳,太妃赐名为华,字明达。绍隆中,华归正,于真定武王淮橘处听用,严禁而善城防,守蔚州三年不失。十年,国战起,淮橘首发河北,未及继隆至,华受命阻伪王耶律隆庆,至飞狐斜道,正合当之,隆庆大败仅以身免,至此继隆为之表功,初封尉氏侯。
但其实韩华在定州大营时面见李继隆时,诚恳道:“末将布置城防,其实也和兵法一个意思,真真假假最好引诱歼灭敌军,此次隆庆既然北遁,不敢居功。倒是累的节度为我扛了不少压力,末将惭愧。”
此时李继隆连日赶路,和河北系文武尤其军队高层接触,不免又是一份辛苦,所以他虽未着重甲,但其实身体有些疲劳了,听到韩华的高素质回话,看看这一年多来见过的女郎,再想想自家不争气的儿子和更加不争气的命运,心里一塞,赶紧给自己上了上强度。
北伐,北伐。
他一想,心情果然好了些,于是笑道:“韩将作谦虚,你手下的三千乡兵,比之中央的禁军和大王的亲兵差了不少,能打服这次先行的5000人就已经算大功了,何况这隆庆是国主隆绪的同母弟弟,而其母萧太后越发病重,隆绪大权初掌却没有子嗣,咱们重措隆庆却没伤他性命,说不得从国家角度,还是一件好事。”
不得不说,李继隆和耶律家那帮人死磕了一辈子,固然这10年是走了背运,被耶律修格整坏了,但他对于耶律士的权力斗争同样也敏感之际。何况。也别说人家,就算是大宋赵家,兄弟阋墙之争难道了。
也就在河北如火如荼地开战兵员征调,物资搭建的时候,李继隆选定了曾经的英雄景点定州作为大营,首先邦媛实际控制的河北七州以定州军民最坚强,地理上也便于统筹并且随时出去和你死磕,而一时实力则可依托坚城和狼牙山跟你搞坚壁清野。另外,定州同样也是他从青年起就带兵的地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也是配合着河北的军力来的。
话说赵官家兄妹早就谈过大宋的禁军不靠谱,但也没办法,府兵制度的好处配合着大唐的气吞万里,大家都向往,但府兵制的基础就是你这个朝廷得有大量军田,保证士兵都是自耕农小地主,但拜赵匡胤和赵炅哥俩所赐,各位功臣简直是被默许贪污,中原大地良田处处被侵夺,哪里有这个基础,所以赵滋再在官爵上删繁就简,也不敢轻易动军制。也就是河北战时重启,邦媛铁腕政策谁敢贪污我砍谁,这才用大量无主土地恢复了精兵政策,当然毕竟还是没直接提,统一以河北正卒或者代王亲兵称呼这些兵卒。
你还别说,以往对邦媛各种各样“抛头露面,违反礼制”的行为,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大臣们,对这件事情却是相当诡异的保持了一致,那就是全都闭嘴。
毕竟,当大家说你手里有刀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反之,你针对的人手里有刀,脾气还不太好的时候,你就要考虑考虑什么该说了。
而邦媛前些年一直坚持的政策开始发力,她再穷的时候也不对太行山角下以外的土地开种,实在被腻歪烦了,意识到大多人理解不了她,这个时代的兵民贫富都对粮食有着迫切的渴望,她便于派了攻城队和民兵休去了,等完工了她才宣布,修的是太行八径中的最南和最北的通道,顺便还大同豫北通道和河北相连。
于是,本就平原边地的河北彻彻底底成了军情云集所在。
至于治下百姓的怨念,当年河北大丰收,也不那么重要了,而且毕竟邦媛喂饱了宋军将士,没几个人敢真惹怒她。
邦媛是在当年九月十六才收到信,她当时极为疲劳,躺下就能在石楼县据说那最好的宅邸里,就这秋日夕阳,躺着高高拔步床,枕着绫罗锦被睡着了,结果听完,先是高兴,尔后叹息,“终究是我们弱势,要别人来选定战场,而我们的胜机,只能等人家出错。”
洁清正在一旁整理铠甲,闻言笑道:“这不就是孙子兵法里说的,要会造势,致人而不制于人,以实击虚必能中吗?”
邦媛闻言笑道:“这话说的倒对,不过要是连起来说的话,应该是前朝太宗李世民对李卫公讨论的。”
洁清已经长开,虽看着不如其传说中的祖母周娥皇那般国色天香,但穿着窄袖马面裙,挽着高高的发髻,这让她看上去非常清爽利索,但五官凑在一张鹅蛋脸上,显出温婉来,她道:“应该是,是沅芷给我的,说是从寇相公那里拿来的。”
邦媛反应过来,笑道:“你这丫头变着法劝我呢!罢了,自古论军,未有功业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