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调查任务·上(1 / 40)

    据《日本刑法典》第199条规定:

    蓄意杀人者,处死刑、无期,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换言之:

    杀人犯法。

    南目那音默念着《心经》,转身离开了那间碍眼的大办公室。

    她倒是没直接走。

    人在烦躁时的想法,大都来自于情绪的驱动——

    尤其她这种生理上就有病的。

    所以越是烦躁,越不能放任情绪代替理智做决定。

    于是此时,南目那音熟练的在长廊尽头找了个公共座椅,坐下,然后从钱包里摸出了一枚硬币。

    选择不定使人焦虑,焦虑超过十分钟,她就有可能犯病。

    与其坐以待病,不如先一步抛硬币。

    听天由命。

    首先,要确定问题:

    我想做这件事吗?

    结果为正面:做。

    结果为背面:不做。

    锚定好选项,将硬币抛起。

    铮——

    金属微微颤动的声音响起。

    南目那音稳稳接住,却没有查看结果的意思。

    她只是坐在原地,沉吟着歪了下头。

    三秒后,确定了:

    在硬币落下的瞬间,我期待能看到背面。

    结论:

    我不想做,

    ——那就不做。

    南目那音欣然起身,将硬币塞进对面的自动贩售机里,选了一听冰可乐。

    咔。

    拉环叩开,灌口处涌出丰沛的泡沫。

    南目那音端庄的吸溜了一口快乐水。

    做决定简单,但后果——

    首先,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肯定不是她说退出就能退出的。

    比如情感上,可能会伤害到积极帮忙的长辈们;

    再比如风评——

    她之前为了让调查能过明路,顺便捞点学分,正大光明的说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推广】感兴趣。

    哦,现在事情变麻烦了,你就要退出?

    这在第三方看来,属于行为上的“退避”。

    具体到她个人,大概率会被评价为“经不住事”。

    更糟心的是,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