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天国神堕(1 / 2)

关于蓬莱岛的传说,外人所熟知的版本中,飞仙的最为接近事实。

壁画所提及的彰孟年间正是蓬莱的第一代仙尊所使用的年号,而那位仙尊,现在也广为人知。

正是题字之人——雉芜仙君。

《蓬莱遗事·雉芜仙君记》

【蓬莱初现】

远古之时,东海之上烟波浩渺,常有五色霞光自海底冲天而起,引得凡间渔人仰望,以为是仙家洞府。然无人敢近,只道是“蓬莱三山,烟涛微茫,非仙缘不可至”。

直至一万二千载前,一位身着青碧霓裳的女子踏浪而来,足下生莲,步步生云。

她便是雉芜仙君——本为昆仑墟上一株吸收日月精华的雉羽灵草,历经十万年修行,终化人形,得道成仙。

她立于东海波涛之上,抬手一招,海底沉睡的仙山基石便浮出水面,化作七座浮空仙岛,彼此相连,如明珠缀于海天之间。其中最大的一座,便是后来的欲界仙宫所在。

【欲界仙宫】

雉芜仙君初临蓬莱时,此地虽灵气充沛,却无宫阙楼台,唯有古木参天,灵泉奔涌。

她以本命仙羽为笔,以东海玄冰为墨,在昆仑玉璧上挥毫,画下欲界仙宫的形貌。

而后,她轻拂袖袍,仙宫便自云端缓缓落下,七层玉宇层层叠叠,悬于主岛中央。

第一层·观潮,临海而建,可俯瞰万顷碧波与天际云霞。

第二层·扶摇,有罡风漩涡,助修士御风而行,直上九霄。

第三层·羲和,悬有亘古神灯,照彻洞府幽冥,助修士明心见性。

第四层·空青,遍植灵植仙草,空气里漂浮着空青灵气,修士在此静坐可闻太古遗音。

第五层·河汉,藏有万千玉简,乃上古仙经汇聚之地。

第六层·太虚,乃闭关悟道之所,时间流速缓慢,仙君常在此参悟天道。

第七层·归墟,传闻是仙凡轮回的交界,仙君在此静候有缘人。

仙宫之基,乃海底灵玉与天外陨星铸就,不沾凡尘,不染浊气,即便千年风雨,依旧如新。

【天授仙缘】

雉芜仙君初居蓬莱时,曾有一段奇遇。

某日,她于烛龙层点燃油灯,忽见灯芯迸裂,飞出一缕金光,化作一位白发苍髯的老者,自称“烛阴”。

这烛阴乃是上古时期守护天火的神兽,因天道更迭,沉睡于神灯之中。

老者苏醒后,见雉芜仙君心性澄明,修行纯粹,便赠予她“九转空青髓”。

这乃是天地间最纯净的灵髓,可助修士一步登仙。

雉芜仙君以此灵髓为引,在空青层种下第一株仙草,而后仙草蔓延,整座蓬莱仙岛逐渐化为灵境,百花常开不败,灵泉甘甜如蜜。

【蓬莱仙境】

自雉芜仙君立下欲界仙宫后,蓬莱仙岛便成了三界向往之地。

凡人遥望东海,见五色霞光笼罩仙岛,传说岛上仙果可增寿千年,仙泉可洗髓伐骨。

修士梦寐以求能登临蓬莱,哪怕只在观潮层远眺云海,亦算仙缘匪浅。

妖族亦不敢轻易靠近,只因仙宫周围有烛龙神灯照耀,邪祟不敢侵。

仙宫之中,常有仙乐飘飘,乃是天音自河汉层洒落,引得海鸟盘旋,灵兽跪伏。

而雉芜仙君本人,则极少现身,唯有时而在空青层抚琴,时而于归墟层静坐,似在等待某个命中注定的有缘人。

【后世传说】

后来,蓬莱仙岛虽仍有仙家驻守,但再无雉芜仙君那般超然物外的存在。

世人只知——

欲界仙宫乃仙家圣地,七层玉宇,层层皆有玄机。

蓬莱仙岛乃东海明珠,霞光缭绕,仙草遍地。

雉芜仙君乃万古传奇,一缕仙踪,永存于玉壁题诗之中。

至今,仍有修士渡海寻仙,希望能一睹欲界仙宫的真容,或至少,在空青层的玉壶之下,听一听那传说中的天音。

而那块刻有「石髓凝云色,天音落玉壶」的昆仑空青玉壁,至今仍悬于第四层空青殿中,微光流转,似在等待下一个有缘人……

————

这本《蓬莱遗事》所述内容半真半假,大多都是人们根据历史遗留所做的想象,也是迄今为止关于蓬莱仙岛流传最广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