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500台的诱惑(1 / 2)

有了家人的支持,何晓的服装厂筹备得格外顺利。他先是在深圳城郊选了一处宽敞的厂房——既靠近货运站,方便后期发货,租金也比市区实惠,何雨柱跟着去看时,还特意帮着检查了厂房的通风和承重,确保机器进场后能正常运作。

紧接着,何晓从香港订购的缝纫机、裁床等设备陆续运到,何雨柱和娄晓娥主动帮着清点、安置,何念舒则负责整理设备说明书,跟着帮忙打扫厂房卫生,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却没一句怨言。

招人时更是热闹——深圳当时找工作的人多,“服装厂招工人、管食宿”的牌子一挂出去,很快就排起了长队。何晓亲自面试,不仅看手艺,还格外留意人品;娄晓娥则负责登记、核算工资,把招聘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何晓还通过香港的关系,请来了两位有经验的设计师,专门负责根据国外时尚模板调整版型,适配国内人的身材。

短短一个月,厂房里的机器就转了起来:裁布区的工人按图纸精准裁剪,缝纫区的机器声此起彼伏,熨烫区的师傅仔细整理每一件衣服,最后由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打包。何雨柱偶尔会去车间转一转,看着一件件新颖的衣服从布料变成成品,忍不住跟娄晓娥感慨:“咱们儿子是真长大了,这厂子办得像模像样。”

随着第一批女装、男装陆续生产出来,何晓带着样品去跑各大城市的批发市场,凭借款式新颖、质量扎实,很快就签下了好几笔订单。何家的服装厂,就这么在一片忙碌中,一步步走上了正轨。

另一边,四合院的邻居们跟着闫富贵第一次从许大茂那拿货时,个个都揣着小心——有人只敢拿1台,怕担风险;胆子大些的也只敢拿3、4台,反复跟闫富贵确认“会不会出事”。棒梗看着这场景,忍不住皱眉:“就拿这么点,啥时候能赚着钱?”可邻居们心里没底,只敢按自已的节奏来。

可等第一批货卖完,手里攥着实实在在的利润时,所有人都变了样——之前怕风险的,现在主动问“下次啥时候拿货”;拿3、4台的,直接说“下次要翻倍”。一趟又一趟的赚钱,让“风险”二字早被抛到脑后,眼里只剩下“多拿货、多赚钱”的贪婪,连秦淮茹都没再劝棒梗“小心许大茂”,反而帮着打听“怎么能多凑点钱”。

另一边的许大茂,看着四合院众人被利润冲昏头脑,又想到自已在尤凤霞手底下受的委屈,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他要借这次机会,让尤凤霞吃个大亏。很快,他就把闫富贵和棒梗喊到了招待所。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许大茂故意压低声音,装作谨慎的样子,“最近查得紧,而且其他客户要货量也大,这一批货是这段时间最后一批了,你们想要就得抓紧说,等下一批得两三个月后。”

闫富贵和棒梗一听就慌了——这生意正赚得热火朝天,哪能断档?闫富贵赶紧拉着许大茂的胳膊:“大茂,你可千万得给我们留着!这好机会可不能错过!”棒梗也跟着附和:“对,你先别找别人,我们肯定要!”

许大茂见两人上钩,才慢悠悠抛出重头戏:“这次有500台货,你们能吃下多少,赶紧统计好告诉我。要是你们吃不下,我立马找其他客户,人家等着要呢。”

这话一出,闫富贵和棒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急切——500台虽多,可每台的利润摆在那,要是能拿下,赚的钱能抵之前好几趟,他们根本舍不得放手。

闫富贵和棒梗从招待所回来,第一时间就把四合院里所有参与电视生意的人召集到中院。“许大茂说了,这是这段时间最后一批货!接下来两三个月都没货了!”闫富贵一开口,院子里瞬间炸了锅。

“那咋办啊?这刚赚着钱就断档?”“可不能错过这机会啊!”众人七嘴八舌地慌了神,满脸都是急色。棒梗见状,清了清嗓子喊:“都安静!许大茂这次有500台货,能吃下多少看你们自已!想报数的,回家跟家人商量好,明天一早来跟三大爷统计——要是犹豫,到时候别看着别人赚钱眼红!”

这话一落地,众人立马散了,家家户户关起门来凑钱、算账,满院子都飘着“多拿点”“凑够钱”的议论声。

棒梗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已这段时间赚的钱和家底全翻出来,一数竟有一万多块。可他还不满足,又去找秦淮茹:“妈,你把养老钱拿出来,这次我多拿点货,赚了钱加倍还你!”秦淮茹起初有些犹豫,可想到之前几次都顺顺利利,最终还是咬咬牙,把自已的养老钱和赚的钱全拿了出来,凑够了2万块。

这时小当从服装店回来,棒梗又赶紧拉着她:“小当,你再借我5000块!这次是最后一批货,错过就没机会了!”小当却皱起眉:“哥,这风险太大了,你已经拿了不少了,别太贪!”

“贪?这是赚钱的机会!”棒梗被利润冲红了眼,根本听不进劝,“你就借我,赚了钱立马还你!”小当看着哥哥满是急切的脸,知道劝不动,最后只能叹着气,把自已攒的5000块钱递了过去——她只盼着,这次能像之前一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