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北狄太后柳妙颜(1 / 2)

两日后。

北狄皇城,深宫。

一间金碧辉煌的暖阁内,红彤彤的火盆能驱散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年仅十岁的北狄庆祯皇帝,坐在硕大的龙椅里,身子坐的笔直,努力摆出天子的威严。

他面前三米外,站着一名身高七尺的中年猛将。

正是从天狼关狼狈逃窜的镇国元帅崔元霸。

“崔元帅,”小皇帝努力模仿着大人,“天狼关一役,你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致使我北狄军威受损,你、你可知罪?”

崔元霸身穿甲胄,手握宝剑,听到小皇帝的话,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哈哈大笑道:

“陛下,你才十岁,毛都没长齐,知道什么是损兵折将吗?

我退出天狼关,是为了迷惑青鸾国,让他们以为我北狄怯战,从而骄其兵、惰其将!”

他向前逼近一步,甲胄铿锵作响,巨大的阴影几乎将小皇帝笼罩。

“此乃本元帅的诱敌深入之计!待他们孤军冒进,粮草不继之时,我京畿精锐便可倾巢而出,与各地勤王之师里应外合,一举将其全歼于国门之内!”

“届时,非但天狼关可复,甚至能直捣黄龙,拿下他青鸾几座城池!

陛下年幼,不懂兵事,还是莫要听信宫中某些妇人之见,胡乱插手军务为好。”

他声如洪钟,完全盖过了小皇帝微弱的气势。

话语间毫无愧意,目光甚至肆无忌惮地扫向龙椅旁的垂帘之后。

那里,隐约可见一道窈窕的身影端坐着,正是年仅二十八岁的太后。

垂帘之后,柳妙颜气得浑身发抖,纤手紧握,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她猛地掀开珠帘,露出那张倾国倾城的容颜:

“崔元霸!你放肆!陛下乃一国之君,即便年幼,也容不得你如此欺辱!

败军之将,不知悔过,反而在此巧言令色,颠倒黑白,你眼中可还有君父纲常!”

崔元霸斜眼睨着太后,非但不惧,脸上反而露出一丝讥讽。

他甚至懒得躬身,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语气轻佻的开口:

“太后娘娘息怒,您久居深宫,伺候先帝爷是您的本分,但这行军打仗、国家大事,您还是少掺和为妙,免得……惹祸上身。”

他话语中的威胁毫不掩饰,冰冷目光扫过小皇帝和太后。

他压低声音,却更加森寒:“你们两个,只需享受着万民供奉便好。这军国重务,自有本帅为你们分忧。”

他顿了顿,手按在剑柄之上,向前逼近半步:

“若非要插手,这龙椅,换个体贴懂事的人来坐,也不是什么难事。

到时候,太后娘娘您这荣华富贵,还能否保住,可就难说了。”

说完这些,他的目光在柳妙颜的胸脯和腰肢上肆意扫过,带着毫不掩饰的贪婪。

冷哼一声,慢悠悠的转身,大步向殿外走去。

沉重的甲胄铿锵作响,每一步都像是践踏在皇权的尊严上。

直到那跋扈的身影彻底消失,宫门缓缓合拢,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才稍稍减退。

庆祯皇帝哇一声哭出来,扑进柳妙颜的怀中,“母后,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柳妙颜搂住儿子,娇躯仍在颤抖。

美眸之中,恐惧渐渐被孤注一掷的决绝所取代。

“皇儿不哭,这北狄,终究是你的!母后一定帮你拿到手中,不惜一切代价!”

她轻轻拍着儿子的背,目光却投向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遥远的天狼关。

半个时辰后,她唤来心腹女官,把一个火漆封好的厚重信件,交给了对方:

“用最快的速度,将哀家的亲笔信,送往青鸾国张大剑手中!”

女官面露惊疑:“娘娘,那张大剑可是青鸾国将领,引他入局,会不会引狼入室?”

太后咬牙,眼中闪过破釜沉舟的光芒:

“崔元霸已是跗骨之蛆,朝廷无人能制!

那张大剑虽非善类,但至少根基在青鸾。

告诉他,若他能替本宫和陛下除掉崔元霸,北狄王位,虚席以待!

届时,他便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疯狂:“就连本宫的身子